唐太宗创立凌烟阁,以表功臣之用。在他的标准下,有四类人进入凌烟阁:一是绸缪帷帐,经纶霸图,二是学综经籍,德范光茂,三是竭力义旗,委质藩邸,四是受赈庙堂,辟土方面。四个方面囊括了谋臣、学士、忠臣、武将。可是在这泱泱群臣中,却是长孙无忌高居凌烟阁第一,这是何原因呢?


第一,长孙无忌身份特殊。
他是外戚和关陇贵族集团的代表。长孙无忌从小就跟唐太宗玩在一起,在太原起兵后,长孙无忌赶来投奔,史料记载是多有助李世民战功,也是有同袍手足之情。更重要的是长孙无忌的妹妹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皇后,也就是著名的贤后长孙皇后。长孙皇后在李世民心中的地位有多重要呢?在政事上长孙皇后讽谏太宗,帮助太宗开启贞观之治,在后宫中长孙皇后安定后方,不曾有后宫乱象。在长孙皇后死后,李世民曾修建楼宇专业眺望感怀。


外戚在中国历史上绝不算是一个好词,但是这实际上是一个中性词。在李世民的心里,长孙无忌就是自己人,特别是在皇位继承人就锁定在长孙皇后的三个儿子里的时候,长孙无忌这个大舅子的身份就尤其重要。
大唐深受隋朝和北周影响,而在北周和隋时,社会上层是由关陇贵族集团把控的,就在关陇贵族集团之中出过三个皇帝,三个皇后。可想而知这个集团的势力。为了稳固江山,唐太宗自然要安抚关陇贵族集团,也就是代表这个集团的长孙无忌。
第二,长孙无忌是玄武门事变的首席功臣。


要说唐太宗一生有什么可指摘的,莫过于玄武门事变他杀兄弟逼父退位。这也导致了唐太宗的心虚和不自信,凌烟阁的设立很大程度上就是为了宣扬他的政治合法性。而长孙无忌就是玄武门事变的首席功臣。
当时李世民和李建成李元吉之间的矛盾一触即发,但谁都不敢说就要下杀手,是长孙无忌首先开了这个口,房玄龄等人再三游说下,李世民这才决定发动玄武门事变。而在事变前夕,李建成还诬告房玄龄杜如晦等李世民谋臣,将他们外派地方。是长孙无忌冒着杀头的罪名,将他们打扮成道士重新领回长安。
玄武门事变处处都有长孙无忌的引子,他是当之无愧的玄武门首席功臣。将他放在凌烟阁首位,就是唐太宗为了鼓吹自己的政治合法性,他当时发动政变有贤臣拥立,他不是杀兄弟逼父的不孝不悌之人,他是行周公之职,为江山大业计。
第三,长孙无忌本身的能力强,且忠心耿耿。


长孙无忌的能力主要体现在政事方面,大唐初立时,仍旧陷在建国战争之中,没办法腾出手来稳定秩序,只能延续隋朝的制度。长孙无忌凭着自己出色的政治能力,为大唐初立时的政治稳定贡献了力量。
而在唐太宗即位时,长孙无忌更是担当起了作《唐律疏议》的重则。这部法典相当于《罗马法》对于罗马。罗马的伟大之处不在于有多少军队和帝王,而是一部《罗马法》开了世界法律的先河。西方有《罗马法》,东方就有《唐律疏议》,之后朝代的律法都是以《唐律疏议》为起始点加以延伸。
这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文化不灭。足以看出长孙无忌的能力之强。
在忠心方面,很多人是忠于国家,而长孙无忌则是忠于唐太宗本人,在辽东战役时,很多人都劝唐太宗奇兵制胜。唐太宗本人也擅长出奇,可是长孙无忌再三劝谏,唐太宗以自身危亡看重,万不可出奇招。唐太宗听了长孙无忌的劝谏,所以打了有史以来最窝囊的一场仗。


虽然窝囊,但也窥得长孙无忌对唐太宗的忠心。那绝对是李世民为贼,长孙无忌便是贼的部下,李世民为寇,长孙无忌便是寇的部下。
由此种种,长孙无忌登上了凌烟阁二十四臣之首,他的能力和忠心也的确配得上功臣英杰四字。

(以上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