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二十一帝二十陵,却只有乾陵未被盗墓贼光顾过。到底是怎样的原因,让乾陵完好至今,里面又会有什么呢?


乾陵是中国历史上最特殊的一座陵寝,里面埋葬着前后两代帝王,而这两代帝王还是一对恩爱夫妻,那就是唐高宗和武则天。乾陵依照唐太宗的昭陵依山而建,将陵墓放进梁山之中,掩盖墓道,很难被人发现。这也是大唐帝陵大多数的做法。乾陵历经三次大规模盗墓,却都没能被人发现墓道,这三次的经历,也的确有些奇幻色彩。
第一次是黄巢起义,他为了积聚军资,早早打听好了乾陵的方位,带着人就去梁山盗墓,可是事急匆忙,他没能找准墓穴方位。乾陵在东边,他挖的是西边,一连挖了好些时候,山都要挖穿了,也没见到墓道的影子。黄巢只好溜了,而后朝廷收复梁山一代失地,乾陵也得以保全。
现在去梁山,仍旧能看到黄巢当年留下的盗墓沟。


第二次则是温韬盗墓,温韬可以说是大唐帝陵的一大噩梦。他和黄巢的目的一样,也是为了积聚军资,一连掘了十七座大唐帝陵。盗取了无数金银珠宝,每盗一陵,还列个清单。比如唐太宗昭陵盗了什么,这些清单流传下来,让世人观之,是痛心疾首。
温韬自然也打着乾陵的主意,可是不知为何,只要军队一上梁山,就天色大变,电闪雷鸣。如此搞了三次,都是这样,温韬心有戚戚,只好带兵离去。
第三次,则是孙连仲盗墓,那是在近代了。当时清朝的乾隆慈禧墓盗的干干净净,孙连仲就想效仿盗乾陵。近代的技术,那肯定不是拿铁锹去挖了,直接就上的炸弹。连续炸了几次,山石没炸下多少,却炸死了七个士兵。赶巧的是,这七个士兵刚好就是山西人。


武则天是山西人,大唐开国也是太原起家。当时的士兵就嚷嚷着,这是后人掘老祖宗的坟,是老姑婆惩罚来了。
乌泱泱的军队,就这样被吓出了乾陵。
……
这三次的盗墓不乏有些神异色彩,真实的情况也无确切的史料留存,不管如何,因为一些巧合般的原因,乾陵终于保存下来了。
新中国成立后,要往梁山修路,修着修着直接飞出来了一整块铁块,乾陵墓道口至此被发现。消息传了出去,当时的学者郭沫若激动不已,立马就请求去挖掘乾陵。可是周恩来总理却再三否了下来,原因是什么。
一句话“为子孙计。”


当初发现兵马俑坑,大家急匆匆开始考古挖掘,刚刚出土还色彩斑斓的兵马俑,立马变成了灰突突的丑陋面容。我们有着先人流传下来的丰厚财宝,可是科学技术没能发展到那个地步,考古发掘出来的东西,只会成为后人的遗憾。
这其实也证明了乾陵里保存的文物珍贵性。现在的人也一直在猜测,乾陵里面会有什么?首先那是两代帝王,也就有两代王朝随葬的丰厚陪葬品,金银珠宝绝对不少。而且唐代本就尚金银器,所以可以想见里面的金光灿灿。
其次,唐代墓都有壁画,精美的壁画象征着墓主人的一生。现挖出土的永泰公主墓壁画,懿德太子墓壁画,那都是堪称国宝级别的存在,也是因为永泰公主墓的壁画出土,纠正了我们以为的唐代丰腴美,在初唐的时候,唐女虽然仍旧是面若银盘,但大多数仍旧是体态婀娜。而乾陵的壁画,又会怎么去描摹武则天和唐高宗的一生呢?


第三,唐代好书法。唐太宗晚年曾下令,将《兰亭集序》给自己陪葬,但是在温韬盗墓的清点本子里,明确表明没在昭陵里发现《兰亭集序》。高宗同样爱好书画,他死后留下遗言,将自己最爱的书画陪葬,那就有一个猜测,是不是他瞒着太宗,将《兰亭集序》陪葬到了自己的墓里呢?
而对于武则天而言,她是个会写书的女作者,史料记载她写了《垂拱集》《金轮集》等等,那么在乾陵里也有可能见到她的作品。乾陵也是一个大唐的文化宝库。


第四,唐代生活器具的出土。我们现在如果说最了解一个王朝的帝王,那么必定是清朝,因为清朝离我们最近,而且留存的史料还有物品都有可寻。所以在现在的影视剧里,我们拍摄其他朝代的时候,通常是用清朝皇帝的起居饮食生活区套。但是每个朝代都是不一样的,衣冠不一样,生活习惯不一样,吃的住的不一样,文化也不一样。我们知道大唐宫室大明宫那是明清故宫的四倍有余,可以想见乾陵墓里,我们能看到的是一个怎么样的大唐王朝剪影。


它就静静地躺在那里,千年百年,无数人想一窥芳容,却没办法真的去开启它。我们一代的生命有限,而它们却象征着不朽的文化宝库,岂能因一代生命的私欲,动辄千万年的珍宝。正如周恩来总理那句为子孙计,传承远比发掘更为重要。

(以上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