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叶赫那拉布喜娅玛拉似乎知名度还不太够,但是提起慈禧,那是众人皆知。晚清风云,几次改革都毁在慈禧的手里,而大清也因为慈禧不可避免地走向了危亡。慈禧,姓叶赫那拉,而布喜娅玛拉也姓叶赫那拉,是慈禧的老祖宗。不过布喜娅玛拉和慈禧不同,她就像是慈禧的反义词,如果说慈禧亡了大清,那么布喜娅玛拉就是用自己的一生的颠沛流离、命不由己成全了大清的崛起。


明朝万历十年,以后创立大清的满族还叫女真族,他们在白山黑水间划成了各个不同的部落。其中最强盛的部落就是因努尔哈赤一人之力新兴崛起的建州、与明朝官员打好关系的老牌叶赫、和各大部落关系都还不错的乌拉等等。这一年注定是不寻常的一年,叶赫部落突然迎来了一个女婴,女真的萨满预言说此女“可兴天下,可亡天下。”果然,这小女婴长大后果然生得风华绝代,引得无数英雄纷纷向她提亲。

她就是叶赫那拉布喜娅玛拉。


女真的婚俗与中原不同,女子往往在12岁左右就能嫁人了,放在当时的明朝,这个年龄也有些过早了。通常意义上,少数民族的女性相对都比较高,如蒙古族也有许多掌权的主母,她们往往自己有地有产,丈夫死后,自动收到丈夫的财产,然后改嫁。但是女真族却不是如此,从清代建立以来也能窥出一些端倪,比如整个朝代除了慈禧以外,都没有出现过完全的女主政治,而慈禧当政也是因为君王幼质和她自己有意去掌权,晚清时期社会文化也有些瓦解,所以属于特殊情况。对比更加符合清代和女真习惯的孝庄太后和康熙身上,康熙八岁登基,也是一个小孩,但是孝庄太后从来没有垂帘听政。孝庄虽然名留青史,但是她一直是间接参与朝政,而且一直守着女人的后院,是一个比较偏向“贤内助”类型的参政女人。


是孝庄不想掌权吗?当时有汉人大臣提议主少国疑,建议女主当政。可是满朝满族大臣都没有同意,因为他们没有这个规矩和习俗,他们一直是男人当政,皇帝不行,还有八王议政制度。那么失去女主当政的一个正规可能,其实就大大削弱了女子的地位,而在当时的女真,女子几乎等同于粮食、猎物。


福晋和侧福晋都是正妻,福晋年老色衰随时都可以另立福晋。父亲送自己的妻子给儿子,弟弟继承兄长的妻子,例子比比皆是,如清太祖努尔哈赤的衮代福晋就是通过继承而来。结婚嫁娶的事情,那就是跟今天吃什么一样正常,酒桌上说几句,就可以断送一个女子的一生。而就是在叶赫联合八部女真攻打建州失败后,叶赫的首领身死,布喜娅玛拉就这样从走向乌拉未婚夫的道路上折返,转而去了建州。


布喜娅玛拉是来嫁给她的仇人努尔哈赤的。按照常人的心理,布喜娅玛拉可兴天下,可亡天下,那就赶紧把人娶回家啊。但是努尔哈赤并没有这么做,他把布喜娅玛拉当成一块鲜美的肥肉,掉在众人的面前。布喜娅玛拉顶着努尔哈赤未婚妻的名义,却始终未嫁,这就引得无数部落的人争相抢夺。努尔哈赤就凭借“夺回未婚妻”的旗号,统一了整个女真部落,包括布喜娅玛拉的家——叶赫部。

时年,三十多岁的布喜娅玛拉被亲人偷偷接回叶赫部,饱经风霜的布喜娅玛拉已经是倾城不再,但是身为“女真第一美女”,还有着一点预言的价值。布喜娅玛拉以为是心心念念的归乡之旅,却转眼被亲人送给了蒙古,换取蒙古的支持。


老病缠身,颠沛流离,终于嫁出去的布喜娅玛拉却并没有得到好结局,再过一年,她就此香消玉殒在蒙古的土地上,一生不得归宿。而她的死也为努尔哈赤燃了一把攻向明朝的火,他发布“七大恨”,其中第四恨说,明朝偏帮叶赫,把自己的未婚妻布喜娅玛拉许配给蒙古人,夺妻之仇不共戴天,所以要攻打明朝。


这样的说辞好似有理有据,实则对于泉下有知的布喜娅玛拉却是滑天下之大稽。她活着被利用,命不由己,死了也不自在,成为七大恨上的短短一句。但是正如那句“可兴天下,可亡天下”一样,布喜娅玛拉的确是兴了大清,不仅让努尔哈赤迅速统一了女真部族,建立后金,还打响了攻打明朝的第一战。但是辜负女人也终将被女人灭亡,有谁能想到几百年后的晚清,又出来了一个叶赫那拉慈禧太后,将大清划上了一个句号。这是巧合吗?或许看过了布喜娅玛拉一生的我们,更相信那是冥冥之中的恩怨有偿。

(以上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