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的诸葛亮就是很有名的人物,《三国志·蜀书》为他单独列传。后来的许多名人如李白、杜甫、苏轼等都非常崇敬他,并写诗作文纪念。诸葛亮后来能成为一个妇孺皆知的人物,小说《三国演义》之功莫大焉。

《蜀书》中的诸葛亮未出山前即雄才卓见,在隆中即为刘备定下先取荆州,再取益州,“外结孙权、内修政理”的决策。后来形势的发展,果然应验了他的预言。曹操南下,刘备仓皇奔逃,诸葛亮在关键时候,说服孙权并与之联盟,取得了赤壁之战的胜利。取得荆州后,他又协理刘备夺取益州、汉中。刘备称帝后,即委以要职“丞相录尚书事,假节”。刘备伐吴失败,在永安宫病榻托孤,对诸葛亮说:“若嗣子可辅,则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诸葛亮哭着说:“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他平定南中,与吴联盟,数次北伐曹魏,最后鞠躬尽瘁,病死在五丈原前线,完成对刘备的誓言。在《诸葛亮传》中,陈寿对他的评价是:“管、萧之亚匹,识治之良才。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于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这些评价,是比较客观的,即诸葛亮在历史上是伟大的政治家、好丞相、忠臣,但并不是一位优秀的军事家。

《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根据历史上的记载,浓墨重彩,使之成为一个不朽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的艺术典型。

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是主角之一,从第三十七回刘备三顾茅声,这位隐居隆中十年的“卧龙”从草庵中走了出来,到小说第一百零四回含恨离世,且在小说最后十六回中,作者还运用多种艺术手法照应诸葛亮。作者用了这么多的笔墨来描绘其不朽的一生,因此有些评论家称《三国演义》是一部诸葛亮传,小说前三十六回是他出山前的形势渲染。这种说法从某种角度来说是颇有道理的。

小说写作基本遵照历史真实。如将历史上记载不过二、三百字的隆中对,敷衍成二三千字的三顾茅庐,以展示诸葛亮卓越的政治才能。小说又着力描写了他在赤壁之战中联吴的英雄风采。刘备去世后,他又坚持联吴抗曹的外交战略,稳固后方。在蜀中,明修法度,蜀中“人心欢悦,朝野清平”。这些在历史上确有记载,作者进行文学化描写,展现诸葛亮这位卓越的政治家的丰功伟绩,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罗贯中是封建时代下层知识分子,传说他曾参加过元末明初的农民起义,并且“有志图王”。因此,他非常敬佩历史上也算知识分子出身的诸葛亮,对其进行大量的溢美和褒扬。事实上,历史上的诸葛亮军事才能一般,而在小说中,作者为褒扬他,不惜采用“偷梁换柱”的手法,将原来历史上别人指挥过的战争,改由诸葛亮指挥,如火烧新野、火烧博望历史上均为刘备所为,而小说中以此来表现诸葛亮的指挥才能。当然,历史上的诸葛亮也指挥过一些重要战役:一是平定南中,一是北伐,小说对诸葛亮亲自指挥过的这些战争,更是极尽渲染能事,加工、虚构许多细节,来表现诸葛亮非凡的军事才能。他运筹帷幄,七擒孟获、六出祁山,即使打了败仗,也能于败中求胜。马谡失街亭,他用“空城计”败退司马懿十五万大军。

在《三国演义》中,作者主观上是要把诸葛亮描绘成为一名优秀的军事家,但在具体写作过程中,作者又没有违背历史真实,即历史上的诸葛亮是军事上很一般的人。因此,小说一方面写了他料事如神、行军布阵有方,并能装鬼弄神,连善长用兵的司马懿也一再败退。但另一方面,小说真实地再现了他军事才能的一般。如北伐攻打陈仓城,因魏将郝昭的把守而进攻不力。小说写诸葛亮听后“大怒”,便要斩魏延,又用冲车之法、架云梯等,却一再以失败告终。最后只是由于郝昭生病,他才取了陈仓城。在北伐中,作者写了诸葛亮鬼神难料的才能,他装神抢割小麦、造木牛流马,但北伐如正史中所写,最终也以失败而告终。在平定南中时,由于碰到的只是蛮勇的南蛮,因此他连连得胜。而到了北伐时,他遇到的是机智的司马懿,因此北伐一筹莫展,最终也以自己含恨离世失败而告终。这样安排,不能不佩服罗贯中伟大的写作才能。他没有像《水浒传》那样违背历史,大写梁山好汉大败辽军。罗贯中将诸葛亮塑造成一个有缺陷的人,如识人不如刘备、军事上也常一筹莫展,而不是一个永远也打不败的神仙。

在具体描写时,作者采用了“偷梁换柱”之法,将历史上别人做过的事情放到诸葛亮名下如火烧新野,以表现他的优秀才能。这种写法,一是寄托了作者自己的理想,也是作者的大胆移置:小说中作者以为作为君主,只要有宽洪大度的领袖风格即可。如小说中的刘备,文不胜孔明、武不及关张,却被作者颂为明主贤君。但作者又认为,作为“军师中郎将”的孔明,应在军事上表现突出。这种写法是为了加强人物的某种品质而进行的虚构,也达到了艺术的真实。

从上可见,作者在刻画诸葛亮这一人物形象时,能坚持历史真实这一原则,虽然也有虚构、加工成份,但从中仍能看到历史上诸葛亮的影子。

(以上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