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在我们的眼里是个乱世枭雄,他挟天子以令诸侯,最先平定北方山河,建立曹魏千秋霸业。《三国演义》里塑造了一个妒贤嫉能的奸险小人,当我们看到这个小人去南匈奴救回蔡文姬的时候,可能也就戏谑一声“爱他人妻。”可是曹操救蔡文姬真的是因为“爱他人妻”的私欲吗?


李白有诗道:“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在那个礼崩乐坏的时代,靡靡之音是时代的主流。可是就有这么一些人发出了与时代相背的声音:“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问人的一生,却如朝露般短暂,如何才能解忧呢?“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就要在这有限的光阴里做出一番惊天动地的伟业。


历朝历代点评一个时期的文学风气,唯有建安诗人的诗作得称风骨。在那个万事万物崩毁的时代,是曹操的慷慨激昂和淋漓洒脱,建立起了中国文学史上乃至对中国历史进程都有重大影响力的建安文学和建安风骨。
这样的曹操是《三国演义》中所不曾有的,而从他的诗句我们也能看清这样一个真实的曹操。他心怀天下,希望江山一统,建功立业。在打江山的过程中,他迅速平定北方,挟天子以令诸侯。而在北方安定,到了涉及治国的时候,他也用着建安风骨的精神,想到了一个国家的文化建设。


我们回溯中国历史,可能很难去悉数每个帝王一家一姓,功绩几何,但是文化是不灭的,是璀璨的。所以有汉赋南北骈唐诗宋词明小说,文学的光芒足以在当时收容一个江山的人心,也能在千百代后彰显国家的风貌。
曹操想搞文化建设,肯定要找学问渊博的人。他找的谁呢?蔡文姬。蔡文姬的父亲是博古通今的大学问者,蔡文姬也继承了父亲的文化素养。可惜在天下大乱的时候,蔡文姬被南匈奴掳走了。这一去就是几十余年。
有人猜测蔡文姬过去是当匈奴王的妾或者阏氏。但事实上根据学者考证,蔡文姬很大可能只是去当了一个匈奴女奴。匈奴的女奴是完全没有人权的,几乎等同于猪牛羊,不仅要劳作,对于婚姻更谈不上,最后的生的孩子可能都不知道父亲是谁。


但是当曹操去南匈奴讨要蔡文姬的时候,匈奴单于就明白蔡文姬是个人物,你既然要她,那肯定要出出血才行。曹操二话没说,用黄金千斤,白壁一双换的蔡文姬归汉。
曹操问蔡文姬,可还有家学文字留下来?蔡文姬答,已经没有了,但是她还记得一些。就这样蔡文姬坐在帘子里背,外面的大臣跟着记,一共记下了四百余篇。


可以说,这四百余篇的文章传承的意义,不亚于近代中国因为战乱而四处流离辗转回来的国宝文物带给我们的意义。那是比黄金千斤和白壁一双更为重要的东西。

(以上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