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论安史之乱功臣排行榜,独有两位大臣功勋卓著,一是郭子仪二为李光弼。可是两人排列凌烟阁的时候,却是郭子仪在前,李光弼为后。单论战功李光弼那是与郭子仪不相上下,甚至还有过之。但是比起五福俱全安然离世的郭子仪,李光弼却是愤懑离世,没有得到应有的对待。究其原因,还得论起李光弼崛起之前的一段故事。


李光弼是朔方军底下的将领,他的老上司也是与他有半师之谊的大唐名将王忠嗣。王忠嗣在玄宗朝兼任河西、陇右、朔方、河东四处节度使,唐王朝非常器重他。当时的玄宗已然是到了比较昏聩的时候,朝政由李林甫保持,玄宗命令王忠嗣去攻打吐蕃的石堡城,这处城池在现今的青海地区,那是自然环境对行军很不好。对于大唐而言,这块地方打不打都没有什么实际的损失和功劳,但是不论输赢,铁定会赔进去几万人的生命。利害相较后,王忠嗣就决定违旨不打。李光弼不懂王忠嗣的决议,跑去问王忠嗣,说将军不打石堡城,是不是觉得功劳太小云云。

王忠嗣义正言辞地将自己的考虑说了一遍,接着又说,自己抗旨那不过会贬到南方当小官,总比牺牲几万人的性命要好。李光弼听后那是大为感动,握着王忠嗣的手道:“今大夫能行古人之事,非光弼所及也。(《资治通鉴》)”将军啊,你真的是有古代贤人的风范,是我不能企及的。而后王忠嗣果然被追究责任,李林甫又借机发挥陷害王忠嗣,最后一代名将是被贬湖北暴病而亡。

王忠嗣的行为那是给了李光弼非常大的影响,史书工笔评价李光弼那是“工于料人而拙于谋己。”意思是善于为国家和他人考虑,却不在意自己的前途命运。正是因为这样的处事方式和为人性格,李光弼为自己的悲剧命运埋下了祸根。

当时时代的重心,肯定还放在安史之乱上,李光弼也是一心平定战局。但是在大唐的政局里,还有这么一股分心的力量,那就是宦官势力。当朝奸宦鱼朝恩、程元振对功臣之流那是看不上,极力地去打压这些功臣,首当其冲的就是郭子仪和李光弼。郭子仪靠着自己圆滑的处事,算是不痛不痒地逃过一劫。而李光弼就没有这么幸运。

首先是鱼朝恩想方设法地将相州大败的责任推脱给李光弼。相州战场是剿灭安禄山势力至关重要的一次战役,后方史思明援军侵扰唐军。按照李光弼的想法那是兵分两路,一路仍旧攻打相州,一路则跑去对付史思明。但是担任监军的鱼朝恩却觉得胜利在望,何必分军去打史思明,就这样驳回了李光弼提出的方案。最终的结果是相州大败,史思明频繁出动使用疲敌之策,将唐军逐个击破。

鱼朝恩极力想甩脱相州失败的阴影,又深恨李光弼这样的功臣,就将相州大败的缘由推脱给了李光弼。天天向皇帝进谗言,皇帝就更加疑心李光弼。


因此,李光弼被调离了安史之乱的主战场,去往了次要战场。也向世人宣布了,皇帝对李光弼的忌惮。而李光弼自己也是怨愤不已,惊惧有余。因为当时已经有一个大将,叫做来瑱。鱼朝恩和程元镇二人诬陷来瑱,最终这名大将是身首异处,蒙冤而死。李光弼一生都在考虑国家安危,到了此时才惊觉悬在头上的刀口即将落下,惊出一身冷汗。这种心有余悸的凄然,也使得在天子为难传召各将军救驾的时候,激发到了最顶尖。李光弼生怕这是鱼朝恩和程元镇要杀自己布的疑阵,所以他是受令不返。


朝野上下一片哗然,皇帝对他的信任也降到了冰点。李光弼就在这惶恐的气氛中,离开了人世。如果他要多活一阵,面临的可能是第二个来瑱的结局,庆幸的是他先一步寿终,但不幸的是他走的时候顶着的是不忠义的污名。

(以上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