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宋诗》中有一首评价大唐名臣郭子仪的诗:“身佩安危三十年,谗锋虽中节弥坚。古今多少功名在,谁得如公五福全。”以安史之乱为开始,郭子仪征战沙场平定战乱刚好是三十年,在保国大唐的过程中,郭子仪被朝廷奸臣中伤,宛如宋朝时候的精忠岳飞,时不时就被人泼脏水,可是郭子仪却功名犹在,忠节依旧生荣死哀。古今功臣不少,可能像郭子仪这般的却寥寥无几。郭子仪是如何能在敌人的攻讦中保全自身的?这就是郭子仪的人生哲学:打败敌人不如感动敌人。


自玄宗朝后,唐代的宦官地位水涨船高,晚唐时期宦官乱政达到了一个巅峰。这种乱象在唐代宗时期就有发生,当时的权宦叫做鱼朝恩。宦官不是正常的官员,他们基本上不能通过常规的手段建功立业,所以对于那些功臣能臣就有着天然的对立性。如果这些功臣崛起了,那么皇帝倚靠功臣,还会宠幸宦官吗?鱼朝恩怀着这样的心理,眼光直望向当世第一功臣郭子仪。可以说大唐能在安史之乱后又延续一百五十年,全系郭子仪一身。
可他的功越大,鱼朝恩就越看不顺眼。一气之下,鱼朝恩就把郭子仪的祖坟给掘了。挖坟刨尸啊,这在今天看来都是不能容忍的事情,何况是中国古代。可是鱼朝恩手脚干净,明明谁都知道是鱼朝恩干的,可是就找不出证据。


按照常人来说,一气之下可能直接杀进鱼朝恩的居所了。可是郭子仪却是气定神闲,面见唐代宗慨叹道,他每次打仗不知要践踏多少坟地,毁坏人的祖坟,这是上天的报应,臣谁也不怪。
这番话说出来,在场的人都愣了。唐代宗也是摇头叹息,感叹郭子仪的气量之大。

可鱼朝恩做这事毕竟没有什么证据,要追根究底的确很难。郭子仪不去纠缠因果,主动吃了闷亏,为当时朝局稳定着想,倒也可以理解。鱼朝恩心里也犯嘀咕,不知道郭子仪这是装假大度还是真大度,就在外面设宴,主动请郭子仪赴宴。


郭子仪的部下那是气的脸红脖子粗,明摆着是个鸿门宴。都商量着在衣服里面穿甲胄,带着几百几千人把鱼朝恩杀了得了。郭子仪却只点了几个小厮,轻装简从,连个兵器也没带。鱼朝恩见到郭子仪这副模样,自己心里也嘀咕,他也以为郭子仪会带好些士兵赴宴。
郭子仪顶着鱼朝恩打量的目光,就开玩笑说:他们都说你开的鸿门宴,我想你也不至于让我命丧于此吧。这话说穿了鱼朝恩的心思,那是一下就把鱼朝恩给感动了,连忙道:不会不会。
鱼朝恩这下是真的领略到了郭子仪的人格魅力,那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心胸宽阔目下无尘,从不计较一时的功名得失,他和这样的人较劲那属实是没意思。


就此,郭子仪靠着自己的人格魅力,轻而易举地带过了一次冲突。让敌人都感佩于他,做人的最高境界也不过如此了。

(以上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