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君贤臣各相依,到了房玄龄这种天字第二号大臣的程度,那也算是人生赢家了。可是这位对贞观之治居功至伟的第一谋臣在唐太宗面前却始终小心谨慎。甚至到了从不给唐太宗谏言的程度。要知道唐太宗那是鼓励臣子纳谏的,魏征就差天天在唐太宗额头上贴条了,魏征尚且如此,身为唐太宗上位老班底的房玄龄为何不从谏言呢?


第一,疑人用之。
古人说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可是人与人之间不可能全然信任,唐太宗对于房玄龄就是如此。可这也是唐太宗的高明之处,房玄龄也对此一清二楚。房玄龄曾是隋朝的进士,他年少就有高言,在一片清平的开皇之治时,年少的他就未卜先知,说出太子不稳,国家大乱的话。
当时太子杨勇再三被独孤皇后斥责,杨广也正奋力在母亲演着伉俪孝顺的戏码。事实也正如房玄龄所言,隋朝之乱的导火索,首指太子位之争。这样高明的预言能力,房玄龄也用在了隋末风云的战场上。房玄龄投靠得比较晚,等李世民打到关中了,房玄龄才投靠,自是比不上尉迟敬德一波老将,也比不上自带姻亲光环的长孙无忌。
所以他始终谨守本分,在大臣应有的界限中发散着自己的闪光点。


唐太宗也就在这其中看到了房玄龄的独特才干。当时大军每攻一城,所有人都奔着抢金银珠宝,而房玄龄却奔着去抢人才。他抢人才干嘛?为了日后唐太宗和太子李建成之间的夺位战争,当时也不过武德四年,离玄武门之变还有好几年年,房玄龄却已经预料先知到了这等地步。
他的能力是一把双刃剑,既让唐太宗倚重又让他不信任。可是疑人用之,需要的是弹簧线一样的尺度。房玄龄谨守着尺度,所以他只会在唐太宗做错时,默默弥补,而不是当面谏言。
第二,圆滑世故。
若说魏征是天天都把唐太宗搞得气急败坏,末了还要咬着牙说感谢你提建议的直臣。那么房玄龄从性格上就是一个智慧到近圆滑世故的“忠臣”。他的忠首先是忠自己,房玄龄有必要谏言吗?就看魏征天天走钢丝一样的行为,全靠长孙皇后在后宫给唐太宗顺气,房玄龄没必要去当一个谏臣。
首先忠自己然后忠国家君王,这样的性格让房玄龄成了一把确确实实的双刃剑。


而唐太宗的确能用好这把双刃剑。玄武门之变的原始史书里有许多不利于唐太宗的言论,唐太宗特别想要去修改史书,可是群臣们不干,当时掌管写史书的褚遂良也不干。而后房玄龄去修史了,唐太宗再提修史,房玄龄同意了。
大笔一挥,玄武门之变不利于唐太宗的内容尽数修改。今人只能见到修改后对唐太宗的溢美之词。房玄龄允许唐太宗修改看似是为君,却第一位还是为己,因为在玄武门之变里,他是唐太宗阵营的首席谋臣,他提出了很多阴谋诡计,留在史书里那就是他的耻辱。
可是房玄龄不会主动提出修史,他只会同意帝王修史,然后默默抹去玄武门之变里所有不利自己的方面。
他的圆滑世故,也让他为李世民做了不少暗地的谋划,但始终不会触到高压线。这就是如临深渊的谨慎小心吧。


可就是这样一位从不谏言的贞观第一谋臣,在临死前却书信一封,洋洋洒洒,言辞恳切,比之魏征还要魏征地向唐太宗谏言停止辽东用兵。唐太宗看后并未动怒,而是感动不已,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房玄龄临死仍旧心系大唐,一生唯一谏,这一谏言何尝不是他昔日想要对唐太宗说得掏心窝子的话呢?只是积聚至今,一吐而快,再无谨慎忖度,唯有真心坦诚。

(以上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