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到了天宝年间,杨国忠凭借着杰出的敛财能力,击败李林甫,迅速跻身成为百官之首。对于晚年怠政的唐玄宗而言,宰相其实就是他处理政事的一个工具人,换而言之,唐玄宗所有的政事都交给了宰相处理,他只负责享乐就好了。这就表明了宰相的重要性,如果宰相选不好,整个国家也会发生大动荡。
而恰好,杨国忠就是个不称职的宰相,他不仅将整个官场搞得天怒人怨,还让百姓也生活得很不是滋味,最后彻底败光了开元盛世的家底。


首先,杨国忠干预选官流程,成功让人才流失,败光了大唐的智囊。唐代吏部主管官员的任免,大大小小的官员聚集在长安,要经过三注三唱,考证功绩等一系列行为,才会进行新的官位调任。这个过程大概会有小半年的时间,这在很多人看来可能觉得是没效率,但是什么事情都可以有效率,在选官上却是慎重为主。
因为古代实行人治而不是法治,人的作用大于法。选好一个官是非常重要的事情,选到包青天那是政治清明海清河晏,选到严嵩那就……没下文了。


但是杨国忠不这么想,他觉得这个选官过程太慢了,他就让两个没什么学问的小吏直接勾勾画画用一天的时间把小半年的选官流程都走完了。
杨国忠自己沾沾自喜觉得自己提高了效率,但是他不但没能任免好官员,还助长了卖官鬻爵行为的发生。小吏哪会评选官员啊,评选的依据只有一个,贿赂。
人才在中央的流失,也就是地方节度使势力的崛起,人才都跑节度使去了,这也就为安史之乱埋下了伏笔。
再次,杨国忠一手遮天粉饰太平。话说一次下雨下了小半个月,唐玄宗问杨国忠,这下了这么久的雨,庄稼怎么样?要不要国家赈灾啊?杨国忠精心挑选了两个饱满的谷穗给唐玄宗看,说,陛下您看,这哪需要赈灾啊。到处都是大丰收啊。
就此一手遮天,阻挡了外面的信息传进唐玄宗的耳朵里。


实际上民间有灾吗?有灾。有个官员实在看不下去了,上折子要告诉唐玄宗真相,但是折子上报最后还是要经杨国忠的手。所以官员等来的不是赈灾的消息,而是自己官位丢了的消息。
所以百姓也是深恨杨国忠。这杨国忠不赈灾目的何为啊?据史料记载,杨国忠当宰相时贪墨了三千万匹绢帛,这是什么概念,这个概念就是把国库搬家里了。
最后,杨国忠大事小事做不好,他还人品败坏。他和虢国夫人有风月,杨国忠发迹后就把宅邸建在虢国夫人的对面,两个人你来我往,夜不归宿,一会去你府邸一会去我府邸。去就去吧,他们还当街卿卿我我,实在是有辱私德。


那杨国忠做出这么多事,败光了盛世家底,他自己不知道自己天怒人怨了吗?他还真知道,据《资治通鉴》记载,杨国忠自己说他不是治国的材料,也志不在此,他就是个小混混出身,也不知道哪天就死了,所以能享受一天就享受一天的富贵,及时享乐死了也值得。
这样的一个小人,拿千万个盛世也不够他败的。

(以上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