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第二个皇帝建文帝朱允炆是以皇太孙的身份登基的,都说隔辈亲,朱元璋在太子死后,亲到封朱允炆当皇太孙也不愿意去多看几眼其他儿子。所以当朱允炆登基后,面对的却是一个叔壮侄弱,藩王兴皇帝弱的局面。建文帝从小受到朱元璋的青眼,除了他仁孝以外,当然也具备聪慧的优点。是朱元璋心目中的读书子弟的模样。

可偏偏就是建文帝的聪明让他做出了一个非常错误的事情。


如果建文帝就是个蠢材,他不会觉得藩王四立有什么问题,而后朱棣连兴兵马都不用,朝臣离心自当拥立其他能者。如果建文帝非常智慧,那他不仅能发现藩王问题,还能完美解决问题。可是建文帝介于二者之间,面对着藩王过强的现状,他选择了毫无计划和准备的见一个削一个。

朱允炆继位后还在问朝臣,他是先削哪个藩王呢?齐泰认为应先削实力最强的燕王,但黄子澄反对,认为燕王有功无过,也就是功臣难杀,为了争取民众的支持,应该先削一些有问题的藩王。就这样挑挑拣拣,挑肥拣瘦,朱允炆终于下令连削五个藩王。


他事先没有什么准备,就是想削就削。这也跟建文帝的经历有关,他从小就在朱元璋的庇护下长大,见到的都是光明的事情,朱元璋也有意去维护他的光明,所以朱允炆以为当了皇帝就是想治国就治国,想削藩就削藩。

完全没料到,他的行为成为了激化矛盾的导火索。


同样是削藩,同样是少主继位,汉代的汉武帝则是用了一个比较缓和的方法,用推恩令千秋万代的让时间削弱这些藩王的势力。推恩令改了原先的诸侯王长子继承,变成了由诸侯王的长子、次子等儿子一起继承,长子为王,其他儿子当侯,也在父亲的封地上拿封地。这种温水煮青蛙的政策取到了非常实际的效果,在西汉末年王莽篡位时,未来的汉光武帝刘秀作为皇族子弟,他的父亲已经被推恩令推成了一个小县令,而他也只是一个小农民。


对比建文帝和汉武帝,就能看出建文帝的操之过急。

五个藩王被削,燕王朱棣还能坐以待毙吗?恰好建文帝又有那么点道德情操,他自己是个很仁孝的人,也觉得削了功臣燕王的藩王有损他的仁孝名声,所以欲盖弥彰地把燕王的三个人质儿子给放了。这是完全解除了燕王造反的后顾之忧......靖难之役就这样轰轰烈烈地展开了,朱允炆的败局那是早已注定,他或许是个好儿孙,今后成长起来也能当个汉文帝、汉景帝之流的仁君,可是万万没想到他的对手却是已然成熟的“2号汉武帝”,千古一帝明成祖朱棣。这就跟小凤雏遇到真凤凰,那真的是输得毫无悬念。

(以上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