霓裳羽衣舞罢,安史之乱彻底掏空了唐王朝的底蕴,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朝代就此拐道,逐渐没了声息。安史之乱的爆发,一是因为唐玄宗懒政而引发的一系列社会上层的腐败现象,二是地方节度使势力的高涨。这里面看似好像没武则天什么关系,其实在武则天在任时期,就已经为安史之乱留下了巨大的隐患。


天子的喜好往往能影响一个社会的风向,武则天的个人爱好就是文史。她是一个风雅的君主,没事就爱组织诗歌集会。她喜欢这些喜欢到什么程度呢?

有一日,武则天游龙门的时候,心情非常好,就在此地准备了一个大型派对。武则天兴致特别高,说大家一起来写诗,谁先写完就给谁一件锦袍。这锦袍就相当于高级时装,相当于现在的驴牌香奈儿等等,大臣们也很高兴,都很积极地参加。


这时候就有一个人写完了,武则天按照规矩,就把锦袍披给了第一个写完的人身上。可是这刚披上去,马上又一个人写完了,这人就是宋之问。

宋之问是武周时期有名的诗人,名诗人写的诗当然比一般大臣要好许多。武则天读了又读,没忍住把给第一个人的锦袍一扯,披到了宋之问身上。本来宋之问就差第一个人一小会的时间,宋之问还比第一个人写得好太多了。武则天这次出尔反尔,可是大大激起了大臣和民众的一个心理。


上有所好,下必效焉。都纷纷开始学诗文,甚至到了日后,形成一个五岁小儿耻不写诗的局面。一个五岁的孩童,如果不会写诗,他自己都感到羞耻。

这样看来似乎是一件很好的事情,激发文化教育的风气。也为日后的诗仙、诗圣的出现奠定了一些社会风气的基础,如果皇帝不喜欢诗,那也不会有人钻研诗词成为诗仙诗圣。但是,凡事过犹不及。武则天爱好文史,到了可以改变规则的程度,就如上文可以食言把锦袍给了宋之问。这难免为一些只会写诗讨好圣心的小人提供晋升之路。


同时,因为文化风气的大涨,一改唐朝初年的尚武精神和尚武之风。到了唐玄宗统治时期,朝中基本没有汉人将领了,为军官者都成了没有读书条件或者不看重文史的胡人。

文官地位的大大提升,却又并没有对军官加以防范,文武两方还有着不同的文化底蕴,接不上脑回路,办事不是一套规矩,最终造成了安史之乱的发生。

 (以上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