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翠是一项中国传统的金银首饰制作工艺,汉代已有,即用翠鸟羽毛镶嵌于金属底座上,制成首饰和工艺品,如扇子、屏风等。”西方设计界流传着这样一个观点:“没有中国元素,就没有贵气。”比如,点翠。

采撷生命盛华而得的极美之物,融合了器物之美与生灵之性,翠色欲滴,繁缛而华丽。翠鸟之羽,点着成珍点翠工艺是中国传统金银首饰制作工艺的辅助工艺。

点翠的制作工艺极为繁杂、耗时,一般先使用极细的金丝在金、银、铜或鎏金的金属上焊出花纹,再进行裁切修整,并在中间下凹的部分,涂上稠稀适中的牛皮胶或糯米浆等天然胶水。根据饰物的整体色彩搭配遴选翠鸟羽毛,用巧手将羽毛粘贴在金属胎体中,形成吉祥精美的图案,最后再用玛瑙刀“刮青”,镶嵌珍珠、翡翠、红珊瑚、玛瑙等珠宝玉石,才算完工。 点翠的“点”,正道出了这门工艺的超高精细度和繁复性。

点翠中的“翠”指的是翠鸟的羽毛。翠鸟,又称翡翠,其羽毛翠色欲滴、色彩艳丽,且在不同的光源或角度下观看效果各异。像白胸翡翠,颜色鲜亮,是做点翠发饰的首选。而蓝翡翠背部和翅膀之羽,其色深蓝,与白胸翡翠的天蓝交相辉映,制成的双色点翠熠熠生辉,光华难掩。

翠鸟的羽毛又有硬翠和软翠之分。硬翠是翠鸟左右翅膀上各十根,尾部羽毛各八根的大型羽毛,色暗质硬,光泽感强。软翠是翠鸟脖子周围比较细小的羽毛,色泽鲜亮,质感细腻柔顺。美丽,是翠鸟被捕的唯一理由。一般来说在捕获翠鸟之后,师傅们会将翠鸟的整张皮带毛取下,使用时再按照长短、颜色、品类等选择。传说有人为保证翠羽颜色纯正而活鸟取翠,但这一说法并未得到证实。

帝王之家的羽翠荣尊点翠之珍首先在于其颜色。翠鸟的羽毛,光泽度高,色泽感强,或蓝或绿,以青蓝为上品。在中国传统的五行观念中,“青”对应五行中的“木”,方位中的东方,代表蓬勃的生机,向来为人们所推崇。

关于“点翠”的最早文本记录,在《韩非子·外储说左上》记述:“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薰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辑以羽翠。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此可谓善卖椟也,未可谓善卖珠也。”其中“辑以羽翠”指的就是点翠。

点翠首饰的风行是在唐代。极盛时期,帝王的龙袍、皇后的凤冠、宫妃的头饰多采用翠鸟鸟羽作为重要的装饰。唐代诗人李峤曾在诗中赞叹“谁家窈窕住园楼,五马千金照陌头。罗裙玉佩当轩出,点翠施红竞春日。” 到了宋代,政府出于“惠养万物”之意,明令禁用点翠装饰。甚至对各地进贡的点翠饰品,也一律销毁。这在一定程度上整治了当时的奢靡之风,保护了翠鸟。

明清时期,点翠工艺发展成一门独特的金工技艺。 明代身份高贵的女性多喜欢点翠饰品。而富贵人家也会将珍贵的点翠和玉石、珍珠等一起当成贵重的礼物送人。清代满族妇女“金头天足”,对头饰十分重视。故宫所藏《雍正十二美人图》中,几乎每一位美人都佩有点翠饰品,其奢华精细之华美,令人惊叹。

清末民初,点翠工艺在民间流行开来,女性都以拥有点翠首饰为荣。但随着时光的流逝,翠羽鸟毛经久难觅,几乎绝世。翠鸟羽毛属于有机物,一百年左右便会褪色。因为材料稀缺,政府禁令,点翠渐被烧蓝工艺取代,后世出现了多种仿点翠的饰品。常见的仿点翠材料有孔雀羽、蓝色进口粗纹纸、染色鹅毛、蓝色缎面丝带。1933年,中国最后一家点翠工厂关闭。

”绿云高髻,点翠匀红时世。月如眉,浅笑含双靥,低声唱小词。小檀霞,金钗芍药花。青鸟传心事。双飞双舞,春昼后园莺语。“点翠工艺已如这样美妙的情景一般,成为绝唱。

(以上图片源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