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木兰》预告一发布,立刻引发了全民热议,尤其是面对神仙姐姐这一脸的“红橙黄绿蓝”,许多网友都直言被“丑哭了”。

不过很快就有人出来反驳,说这个妆容是高度还原了南北朝时期的额黄妆,是尊重历史的体现。鲸鱼翻了翻古画,还真是这样。

还有木兰额头的花钿,也是魏晋南北朝开始流行的一种女性面饰,盛行于唐朝,一直到清初才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

下面就让小编就带大家一起扒一扒,精致的唐朝女人到底是怎么化妆的!

【唐朝女人化妆要多久?】

从前慢,车慢、马慢、小姐姐们化妆更慢。

要说唐朝女人化妆要多久,且听元稹这首《恨妆成》。

晓日穿隙明,开帷理妆点。

傅粉贵重重,施朱怜冉冉。

柔鬟背额垂,丛鬓随钗敛。

凝翠晕蛾眉,轻红拂花脸。

满头行小梳,当面施圆靥。

最恨落花时,妆成独披掩。

唐人以白为美,最早女人是用米粉敷脸,大约在汉代以后,才开始用化铅所做胡粉来画底妆。

《洛神赋》那句“芳华无加,铅华弗御”中的“铅华”指的就是铅粉带来的光泽。

不过美丽也是要付出代价的,铅粉含毒,长期使用会导致皮肤发青,严重的甚至会脱皮。

听起来就很可怕,但是唐朝妇女还是坚持追求美丽。上完底妆后,她们还要打腮红(跟现在的晒伤妆、宿醉妆有异曲同工之妙)、画眉毛、画酒窝、涂口红、贴花子......

【丧心病狂发明眉形!】

古代女子不重眼妆重眉妆,宋代有位画眉达人“莹姐”,每天尝试不同眉形,一共创作了一百多种,可以说是非常高产了。(宋代名妓,许多客人都因她会画眉慕名而来。)

但这在宋朝终究是少数,唐朝女人画眉毛才是达到了登峰造极的水平,一起来看看吧

古代女人把原本的眉毛剃掉,用柳条烧焦刷成的青黑色(黛)颜料画眉,就是我们常说的“黛眉”。唐代妇女也会使用烟墨画眉,而到了宋代,则开始用墨。

盛唐时期,妇女流行长阔、细淡的眉形。而且崇尚胡风,当时的女人爱作胡人打扮,也爱穿男装。

到了中晚唐时期贵族奢靡,女子媚妆,眉形短而宽。

而晚唐时期则开始崇尚病态美,出现了倒八眉、啼妆、泪妆等“厌世风”的妆容。

当然她们是为了制造梨花带雨的感觉,跟我们画“下垂眼”、“闪泪光卧蚕”的目的是一样的。

不贴面饰的唐妆没有灵魂!

面部装饰最开始的灵感来源,可能是早期人类的纹身绣面。

一开始出现面靥和花钿,到了汉代有了额黄一说,魏晋时期又添斜红,发展至唐则到了面饰的鼎盛时期。

一、花钿妆

花钿又称花子,我们经常会在古装剧中看到,而木兰“对镜贴花黄”的花黄也是一种花钿。

斜红是眼角两旁各画一条红色的月牙妆。

《妆楼记》是这么说的,曹丕宫中宫女不慎撞伤留下两道疤痕,面容楚楚动人,令文帝疼爱,故后人效仿。

二、面靥妆

面靥就是酒窝,原本是因为宫里妃子来了例事,又不好意思说,所以在脸颊点上面靥,告之女史自己不能侍寝。

后来流传到民间,逐渐就变成一种俏皮的面饰。

三、饰黄妆

额黄妆和黄粉妆统称为黄妆。额黄妆有两种,一种是像花木兰那样用黄色颜料染画,另一种则是贴上金色纸片。

当时女性“以色事人”,地位往往由容貌决定。一些妇女从涂金的佛像上受到启发,将自己的额头染黄,也是为了表示对佛教的信仰。

光是唐人制作口红的植物,就有二十多种,她们还以蜂蜡代替前人所用的动物脂膏,调出了朱红、嫣红、赭红等多种色号。

所以说,没有什么是一支口红解决解决不了的,这个道理在唐朝一样适用。

(以上图片源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