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宫廷每到端午节时,要在门两旁安放菖蒲、艾盆,门上悬挂吊屏,画有天师或仙子、仙女执剑降五毒的故事,样式与年节所挂门神相仿,一个月后才撤下。到初五日午时,饮用朱砂雄黄菖蒲酒,吃粽子和加蒜过水面,还要赏石榴花、佩艾叶、合诸药、画治病符等。

皇帝驾幸西苑,看斗龙舟、划船,或到万岁山前插柳,看御马监勇士跑马走解(在马上表演技艺)。除了这些丰富的节日活动,宫眷内臣从五月初一日到十三日均需穿着“五毒艾虎补子蟒衣”,作为端午节期间的应节服饰。

“艾虎”是端午节最有代表性的纹饰。所谓“艾虎”本是用艾叶扎成的虎形,古人认为五月是“恶月”,斯时“暖气始盛,虫蠹并兴” ,疫病开始蔓延,人们制作艾人、艾虎,希望能驱鬼魅、除毒虫、辟瘟疾。

艾虎也变成天师的坐骑,二者结合后的造型愈加威猛,魏掞之《失调名》词有颇为生动的描绘:“挂天师,撑著眼,直下觑。骑个生狞大艾虎。闲神浪鬼,辟惵他方远方,大胆底,更敢来,上门下户。”

天师、艾虎的周围还放置了被当成祛除对象的毒虫,组成寓意完整的画面,吴自牧《梦梁录》卷三载:“内司意思局以红纱彩金盝子,以菖蒲或通草雕刻天师驭虎像于中,四围以五色染菖蒲悬围于左右。

又雕刻生百虫铺于上,却以葵、榴、艾叶、花朵簇拥。在端午日穿艾虎衫是当时很重要的节俗,以至于出现了“似嫌无艾虎,不肯换生衣(夏衣)”的情形。

到了明代,用于时令节日以及各类吉庆场合的服饰被划分为专门的类别——吉服,其款式与常服、便服相同,但衣身多使用高等级或应景题材的纹饰。明代吉服的典型装饰有两种:一种在前胸、后背处饰以方形或圆形的补子(又称“胸背”);另一种是通身织绣云肩通袖膝襕纹样。《酌中志》提到的“五毒艾虎补子”属于前者,而“蟒衣”通常为后者样式。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收藏了三件明代刺绣五毒艾虎补子,图案以中线分为左右对称的两半,应是对襟衣(比甲、罩甲或对襟衫袄)前胸所用,只是未经剪裁。

其中两件均以老虎、艾叶和蜀葵为主体纹饰,辅以蜈蚣、蛇、蝎、蜥蜴(壁虎)、蟾蜍等五种毒虫,上部为祥云,底部饰山石海水。

还有一类吉服补子以龙蟒鸾凤为主要元素,应节纹样则点缀在龙凤周围,既凸显了帝王后妃的身份,又体现出节日的气氛。宾大博物馆的另一件五毒艾虎补子在中线两边饰以一鸾一凤,昂首相对,展翅若飞,鸾凤下方绣一对小虎及艾叶、蜀葵等,五毒分列左右,蟾蜍、蛇在凤侧,蜈蚣、壁虎、蝎子在鸾侧。

龙纹五毒艾虎补子的构图大体相同,对襟衣胸补多为一对侧面升龙,背补饰一条正面大坐龙,老虎伏卧在底部山石上,四周衬以艾叶、五毒。由于龙凤处于最醒目的位置,使得整体图案充满了强烈的宫廷气息。

(以上图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