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先辈在日常行走过程中,同样注重人际关系,因此会有行走的礼节。

拱手礼:熟人见面打招呼,一般行拱手礼。拱手礼是具有中国特色的见面礼仪。

拱手礼的正确做法是,行礼时,双腿站直,上身直立或微俯,左手在前、右手握拳在后,两手合抱于胸前,有节奏地晃动两三下,并微笑着说出您的问候。

趋礼:古代常行“趋礼”,即地位低的人在地位高的人面前走过时,一定要低头弯腰,以小步快走的方式对尊者表示礼敬,这就是“趋礼”。当然在当代社会,这些礼仪是简化了许多了,现代社会人和人之间讲究的是平等互助,相敬如宾。所以行走礼仪-“趋礼”也就可以用简单的点头、弯腰、微笑、拥抱或招手来代替了。

行走规范:华夏前辈除了走路礼仪有要求外,还对走路秩序提出了规范。即“行不中道,立不中门”的原则,走路不可走在路中间,应该靠边行走;站立不可站在门中间。这样既表示对尊者的礼敬,又可避让行人。在《礼记·王制》中规定:“道路,男子由右,妇人由左,车从中央。”意思是,在道路上,男的靠右走,女的靠左走,车辆从路中间通行。在现代行走礼仪中,行人靠右行走也是默认的基本行走常识。

据唐刘餗的《隋唐嘉话》记载,当时有一个叫马周的人,以布衣身份上书皇帝李世民,提出一系列教化民众、创建新型社会风气的建议,其中就有行人的走法:“旧诸街晨昏传叫,以警行者,代之以鼓,城门入由左,出由右。”由此,还形成了古代中国特有的“左迎右送”礼俗,即迎人站在路的左边,送人站在路的右边。这样有利于交通通畅,同时还降低了交通风险。

我们生活中,车辆礼让行人,不避让行人除了罚款外,还要扣分。其实,在唐代就有这样的规定,《唐律疏义·杂律》规定:“诸于城内街巷及人众中,无故走车马者,笞五十。”这里出现的不避让行人受处罚,被国内学术界认为是中国最早的交通法规,由唐太宗李世民于贞观十一年(公元637年)颁发。其大致内容是:“凡行路巷街,贱避贵,少避老,轻避重,去避来。”到了后唐时期,更是出现了如果有人不按规定走路,不懂礼仪,将被治罪。

这些常见的行走礼仪,你知道了吗?在汉服复兴时,汉服与礼仪更是互为表里,”着汉家衣裳“不忘传统”汉服礼仪“。

(以上图片源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