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高宗永徽二年(651年),武则天再度入宫,之后被封为二品昭仪,一步步确立自己在宫中的地位,登上皇后之位。这时,大唐女装的风格,也悄然开始发生了变化,崇尚的身形,从纤细瘦弱,转为更加挺拔,风气也渐开放。

这段时期的京畿周边王公贵族墓葬的考古材料,极其丰富,尤其是陪葬昭陵的韦贵妃、燕妃墓,以及新城长公主、房陵大长公主等墓葬的陆续发现,为了解当时宫中的时尚流行,提供了大量直接的材料。

高宗时代,除了常见的交领、对襟外,此时的女子上衣领口,以圆领为主,领襟镶细边。一些圆领的对襟处,还上翘成小尖,衣领呈横着的3型,有时以若干扣袢系合。另外,还有不少圆领交襟。

这时的长袖衫子之外,大多再套一件短袖或半袖,且袖口和衣缘,加一条较宽的花锦边装饰,以初唐流行的联珠纹或宝花纹样为主。

 短袖、中袖的下摆,常常不束在裙内,甚至只系合第一枚扣袢,而下摆打开。帔子大多从后往前搭垂,也开始出现一端掖于裙腰内,从左肩往后绕至右肩,垂至胸前的披法。此时,间色裙的条纹,变得更加细密。相比于初唐的裙腰束在胸以上,高宗时的裙腰,移至胸下,长裙下摆宽阔。

对于唐代前期这种紧束胸腰的细腰审美倾向,初唐诗文中也常可见描绘。僧人法宣《和赵王观妓》:“城中画广黛,宫里束纤腰”;

刘希夷《公子行》:“愿作轻罗着细腰”。此时,发髻的种类和形态,变得更为丰富,主流发型按照束法,有两大类,均包括单、双两式:

除了发展得更加饱满高大的半翻髻外,各种各样的鬟髻,也大为流行,小者如指,大者如拳,长者似角;还有的,余发不回绕成环,随意垂下。

宫廷贵妇还有更加夸张的鬟髻,环径加倍扩大,成为醒目的左右两大鬟,这也是唐代舞女的常用表演发型。

高宗时代的女子妆面,以淡妆为主,略有胭脂腮红。同时,唇两侧点假靥、眉心画花钿、面颊两侧画月牙形斜红 的华丽版妆面,已经形成,在贵妇和舞乐伎中,可见使用。

这一时期,首饰大多仅在髻鬟的基部用钗固定,或在半翻髻侧,插簪一二。珍珠宝石项链、臂钏,也见诸使用。

此时,妇女出行逐渐抛弃了障蔽全身的幂离,而只用帽沿缀一圈薄纱遮挡的帷帽,薄纱还逐渐缩短,称为“浅露”:“施裙到颈,渐为浅露”。

唐高宗在显庆、龙朔、咸亨年间,几次下敕禁断浅露,认为“衢路之间,岂可全无障蔽?过于轻率,深失礼容。自今已后,勿使如此。”

咸亨二年下葬的唐太宗燕妃墓壁画中,便有手持帷帽的宫人,帷帽的裙纱甚长,可见宫中当时一定程度上,还是遵守了敕令的规范。

然而,“旋又仍旧”,敕令很快就没用了。我们现在可以见到的高宗时期的帷帽形象,几乎都只“施裙到颈”,开放的风气似乎一发不可收拾了。幂离逐渐被弃消失、帷帽裙纱缩短这件事,甚至被《新唐书》定性为“妇人预事之象”,记录在了《五行志·服妖》中。

(以上图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