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原是一种热带植物,古时称为吉贝、白叠、木棉或梧桐木,用它织成的布称为白叠布。古文献记载和出土文化都表明,我国种植和利用棉花最早是从海南岛、西南和西北地区开始的。我国海南岛生长的灌木型棉花,俗称木棉。古代海南岛人民很早就种植棉花,自纺、自织、自染,制成各种民族服装。

秦汉时代,海南岛以生产的一种叫“广幅布”的棉布,由于幅宽质优,很受人民的欢迎,并被汉王朝大量征调,并由此传入内地。在新疆罗布淖尔西汉末至东汉的楼兰遗址中,发现国棉布残片;在民丰的墓葬中也发现过东汉时代的棉织物。

唐代末年,岭南地区也出现了棉织业。两宋期间,我国东南闽、广一带棉花种植渐盛,江南一带也开始种植棉花。据古书记载,闽岭南多木棉,当地人竞相种植,有种棉达数千株者。江南种植棉花最早是在松江地区,当时松江一带土地贫瘠,民是不给,遂从闽广引进棉种开展棉植业。宋以前的棉织物实物大部分是在新疆出土的。1959年新疆民丰东汉墓曾出土蓝白印花布、白布裤、手帕等棉织品。

自南北朝至唐宋,虽然有关棉花、棉布的文献记载很多,但由于我国中原地区和江南地区还没有种植棉花,人们对棉花形状的认识,都是得自传闻,所记都不甚确切。

其实,棉花分粗绒棉和细绒棉两大类(后者质量优于前者)。粗绒棉属于亚洲棉或非洲棉系统,棉纤维粗而短;细绒棉属陆地棉或海岛棉系统,纤维细长,它们均非我国原产。从《梁书》对吐鲁番地区所产棉花形状的描述推知,当时新疆地区种的棉花是经中亚传入的一年生非洲棉。而西南地区种植的棉花,古称“吉贝”或“古贝”;有人认为是从印度阿萨姆经缅甸的北部传入的多年生亚洲棉。多年生亚洲棉高可达丈余。

据《梁书·高昌传》记载:魏文帝黄初年间(220—226年),新疆的棉纺织品大量传入中原。该书还记载,其地有“草,实如茧,茧中丝如细纑,名为白碟子,国人多取织为布”。从这一记载推知,当时新疆地区中的是小棉铃的非洲棉(俗称“小棉”)。这种棉产量低,纤维品质也差,但生长期短,成熟早,适合新疆地区的气候特点,所以很早就在新疆得到推广。

经过东南亚传入华南的亚洲棉(俗称“中棉”),其质量优于非洲棉。这种棉花古代叫“古贝”,也有的文献写作“吉贝”。《梁书·林邑传》曾有关于棉花的记载,“吉贝,树名也,其花成时如鹅毳(cui),抽其绪纺之以织布,洁白与紵布不殊,亦染成五色,织为斑布也”。

中国古代也没有“棉”字,只有“绵”字,凡所谓绵,不是指今天所称的“棉”而是指丝绵。随着棉织物的日益增多,为了同蚕茧的“绵”相区别,大约在6至11世纪之间,才演变出现今天的“棉”字。日本的棉花是由中国传去的,因而日语中把棉花写作“木面”,棉布写作“绵布”。

从南北朝到南宋的这段时间中,尽管关于棉花、棉布的记载很多,也出土了一些棉织品残片,特别是在浙江兰溪一座南宋墓中还出土了一条质量相当好的棉毯;但是,棉布在我国内地居民衣着材料中仍不占主要地位。种植棉花的地方也仅仅分布于新疆、云南、两广、福建等部分地区。

直到宋末元初,去籽、弹棉、纺纱技术有了实质性进步,长期处于停滞状态的棉纺织生产才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从此棉植业在我国农业生产中占了重要地位,棉织物逐渐成为人们日常主要的衣着材料。

(以上图片源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