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宝花纹的形成


宝花纹是唐朝服饰上一种独特的花纹,这种花纹的原型是南北朝时期就开始流行的忍冬纹以及后来隋唐时期流行的石榴纹、莲花纹等。经过忍冬纹与石榴纹等的逐步发展,到了唐朝之时,结合当时社会环境,繁衍出唐朝最流行的宝花纹。

宝花和宝相花虽有发展上的因袭关系,但它们分别是对花卉图案发展史上两个不同阶段的称呼。宝相花的名和形最早见于北宋《营造法式》。—赵丰《唐代丝绸与丝绸之路》

根据赵丰教授的研究以及我们所了解到的资料来看,宝相花纹其实就是宝花纹的一个延伸,从唐朝的宝花纹经过发展衍变到了北宋时期开始出现宝相花纹。

由于宝花纹中的图案随着时间发展,逐渐形成多以圆形为主的图案,因此宝花纹也被叫做团窠花卉纹,“团窠”与“团花”相似,皆为圆形花卉。

宝花纹多以植物形象为基准,比如莲花、石榴、牡丹等,又在植物基础上通过想象加工赋予其新的艺术形象以及生命力,给人一种常见又不显得俗气、优雅而不显得浮夸的美感。

宝花纹的用途比较广泛,比如藻井、铜镜、金银器皿、建筑、陶瓷等装饰领域都有相关使用,但是主要还是用于服饰上的花纹装扮,也就是今天我要说的领域。

二、宝花纹基瓣发展史

上边已经介绍过宝花纹的形成,下边我们就继续说一说宝花纹在唐朝服饰上的运用。

宝花纹的主要纹络基础就是自然界中的植物原型,随着人们对审美的要求逐渐不一样,再加上一些当时文化、经济以及政治的影响,不同时期的人们对宝花纹的植物样式爱好也不一样。

为了更加专业的对宝花纹进行研究,我们把每个时期出现的标准化或者说是模式化的类似于主框架结构的植物样式称之为“基瓣”。

唐朝290年的历史中,主要就出现三种影响最深远的基瓣,一种是忍冬纹和石榴纹演化成的“侧卷瓣”、一种是意云纹演化成的“对勾瓣”、还有一种是牡丹纹演化成的“云曲瓣”。

自然界中的石榴花

在不同的时期,对应的基瓣也就不一样,初唐时期,继承了隋以及隋以前的一些花纹风格,忍冬纹就是其中一种,起始于南北朝,经过发展到隋朝逐渐有所衰颓之势。隋朝时期应运而生的是石榴纹以及莲花纹等,到了初唐时期,这些花纹都开始不再流行。

忍冬纹继承了隋朝以前的艺术美,石榴纹保留隋朝时期的艺术美,又有初唐时期的特别感,两者相遇并且结合最终衍生出一种全新的基瓣就是侧卷瓣。在初唐到盛唐的发展过程中,又经过不断的艺术变化形成一种创造性的承上启下的基瓣就是对勾瓣。

到了唐高宗李治以及武则天武周时期,奢靡之风流行,女性地位不断提升,社会达到一种空前的开放,这个时期的人们喜欢牡丹,象征一种富贵之态。

鉴于这样的社会环境基础,之前的侧卷瓣和对勾瓣都不再流行,取而代之的就是牡丹纹演化成的云曲瓣,有一种高贵奢华之美。

自然界中的牡丹花

到了中晚唐时期,基瓣的发展已经基本停止,社会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混乱,人们对艺术与美的追求各不相同,因此这个时期并没有较为统一的基瓣,而是将之前的三种基瓣组合运用。

三、宝花纹结构发展史

上边所说的基瓣,实际上就是宝花纹的主体框架结构,有了主体框架结构之后,宝花纹的初步造型已经确定,但是还远远不足以充分体现宝花纹的美感以及艺术造诣。

因此,在基瓣确定的基础下,人们还需要对基瓣周围或者框架以内空缺的地方进行补充,可是随便乱补充勾勒可能会影响主框架的美感,于是一个新的概念又被人们创造出来,那就是宝花纹的结构以及排列方式。

究竟什么才是宝花纹的排列方式呢,我可以简单做个举例,比如说基瓣确定为一朵牡丹花样,它的花瓣、蓓蕾、枝叶以及周围就是空缺的,这些地方就需要用其他纹络或者植物样式去补充(我们将基瓣的主框架叫做主花,用来填充基瓣的叫做宾花,方便以下的解释说明),而补充这些植物样式的一个排列方式形成的相应几何结构,就是我们今天所谓的宝花纹结构。

唐初之时,宝花纹结构比较单一,通常以“十”字为主,讲究的是轴对称之美,只要将上下或者左右进行填充即可,这时候的填充方式我们称之为二方连续,是一种相对简单的连续方式,所谓“二方”,意为上下或者左右二方,这一点根据“十”字的特点就可以理解。

土贡宝花花纹等罗,白编交梭十样花纹等绫。—《新唐书·地理志五》

红袖织绫夸柿蒂,青旗沽酒趁梨花。—白居易《杭州春望》

诗中所指的柿蒂花,就是一种最简单的“十”字结构宝花纹样式。

随着人们对美的要求不断增高,不再满足于简单的“十”字结构,也不满足二方连续的简单填充方式,就开始将主花的四周都用宾花来填充,从而产生简单意义上的四方连续,四方连续再继续发展,演变成八方环绕,也就是将主花的四面八方全部用宾花填充,以达到更佳的审美效果。

所以,在盛唐时期,更多出现的就是圆形结构或者“米”字结构,意在追求一种中心对称,点线面达到最佳几何组合,实现最好的艺术效果,这个时候的宝花纹可以说发展到了顶峰。

这时的宝花纹看起来首尾相连,意味无穷并且四面八方皆环绕,花纹无穷无尽,找不到起点,也看不到终点。同时这种宝花纹的圆形寓意着团圆富强的意思,与当时以胖为美的审美观念相辅相成。

到了中晚唐时期,人们追求一种宽松较长的服饰,在宝花纹的运用上也是极为奢侈,多为“米”字结构,但是又达不到盛唐时期的那种圆形之美。

由于战乱的原因,宾花数量以及连续方式也有所简化,再不及盛唐那种艺术美,反而显得有些萧条颓废之态。

宝花纹的结构复杂程度在当时直接与身份挂钩,越是结构复杂,越是宾花填充丰富,越是采用八方环绕之类的艺术手法,就越显得这件衣服的价值不一般。

衣服价值不一般,自然拥有这件衣服的人身份也不一般,这在当时也成为皇室以及乡间土豪的攀比之物。

四、宝花纹颜色发展史

通过对宝花纹的主体框架以及填充方式的了解,我们接下来就该研究一下当时宝花纹颜色的特点了。

初唐时期,社会还不够稳定,继承前朝的各种风格,尤其是石榴纹以及少数民族服饰的特点,当时的宝花纹颜色显得十分浮夸,并且搭配不合理。

窦师纶,字希言,纳言陈国公抗之子,处为太宗秦王府咨议,相国录事参军,封陵阳公, 性桥绝,草创之际,乘舆皆阙,赦兼益州大行台检校修造,凡创瑞锦宫绫,章彩奇丽,蜀人至今谓之陵阳公样。—张彦远《历代名画记》

随着社会环境逐渐稳定,宝花纹的发展也越来越稳定有序,盛唐时期,基瓣(主花)用一两种颜色来覆盖,比如红或者绿、黄或者蓝皆可,当时尤以紫色最受欢迎,因为紫色为富贵象征。宾花采用与主花相适应的颜色进行填充修饰,白色通常用于勾边,不会成为主色使用。

除此之外,还经常辅之以退晕的技术手段,以达到色彩虽然对比鲜明,但是由浅入深,没有丝毫不和谐或者俗气之感。

中晚唐时期,上边说过宾花数量以及连续方式发生简化,所以在颜色填充方面也有所变化,与盛唐时期相比,中晚唐的宝花纹颜色要简单单调一些,但主花还是以鲜艳颜色为主。

每一个时代都有每一个时代不同的艺术表现手法,这也许就是宝花纹的发展历史中最主要的因素之一。

唐朝的艺术手法从初唐的百花齐放但是没有规律到盛唐时期的整齐划一,追求极致对称美,最后发展到中晚唐的简单风格。虽然谈不上多么波澜壮阔,但是也从中让我们看到那个时代很多关于审美的不同标准。

(以上图片源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