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袍”,听这名字很多人会觉得是那些修仙的道士才穿的吧,其实不是在明朝道袍是士庶阶级和文人最流行的款式

 

制作材质有:丝、麻、葛、棉,可居家穿着,也可穿于礼服内。此外,明代的“直身”、“直裰”等也都与“道袍”外形相似,可以视作同类服饰。

在经历了蒙元帝国近百年的统治,中国最后一个由汉人建立的王朝,在服饰上不仅留有蒙古印记,也作出了许多独到的尝试,“道袍”就是最突出的一种。与看起来短了一截的“曳撒”不同,“道袍”恢复了长到脚面的形制。

曳撒是一种服饰款式,是蒙元服饰在明代的遗留,它看起来象是上下分裁的连衣裙,上半身交领窄袖,下半身打褶如群,衣长短于中原服饰,可以露出靴子。

 

相比更早宋代的交领类服饰,“道袍”在衣服两侧设计了“内摆”,即在开衩处增加面料,常常做成如折扇般打褶的方式,这样就保证了穿着活动时的便利性,同时又避免露出裤子。

明朝道袍也采用交领式样,而“内摆”的加入,也让“道袍”看起来从腰部往下呈现微微的伞状膨胀,且不露出内衣内裤。

道袍的领口通常缀有白色的护领,在不同颜色衣身衬托下显得十分突出,它是起到保护衣领、方便换洗的作用。

 

《阅世编》记载:“服各色花素绸纱绫缎道袍,其华而雅重者,用大绒茧绸,夏用细葛,庶民莫敢效也;其朴素者,冬用紫花细布或白布为袍,隶人不敢拟也……良家清白者,领上以白绫或白绢护之,示与仆隶异……予幼见前辈长垂及履,袖小不过尺许,其后衣渐短而袖渐大,短才过膝,裙拖袍外,袖至三尺,拱手而袖底及靴,揖则堆于靴上,表里皆然。”里面就提到了道袍材质,大袖与护领的设计。

“道袍”在明代中后期有多流行呢?阶层上至皇帝、下至士庶,穿着用途外作作外衣、内作衬袍,可谓人手必备、缺之不可。《云间据目抄》中说:“春元必穿大红履。儒童年少者,必穿浅红道袍。上海生员,冬必服绒道袍,暑必用鬃巾绿伞。”《初刻拍案惊奇》里也有描写:“头戴一顶前一片后一片的竹简巾儿,旁缝一对左一块右一块的蜜蜡金儿,身上穿一件细领大袖青绒道袍儿,脚下着一双低跟浅面红绫僧鞋儿。”从这些记载可以看出,道袍不但普遍流行,而且色彩艳丽,丝毫不逊现在男子的装扮。对了其实道袍亦非礼服并不是文人专用的服饰,而是居家常服。

 

道袍在明朝的流行那简直是超乎想象啊大作家冯梦龙所著的《喻世明言》这样描述道袍:“那典铺正在蒋家对门,因此经过。你道怎生打扮?头上带一顶苏样的百柱鬃帽,身上穿一件鱼肚白的湖纱道袍,又恰好与蒋兴哥平昔穿着相像。”

《石点头》:“方氏正倚着门屏邪视,只见一个后生,撇地经过。头戴时新密结不长不短鬓帽,身穿秋香夹软纱道袍,脚穿玄色浅面靴头鞋,白绫袜上,罩着水绿绉纱夹袄,并桃红绉纱裤子。手中拿一柄上赤真金川扇,挂着蜜蜡金扇坠,手指上亮晃晃露着金戒指。”

《云间据目抄卷二·记风俗·服饰部分》:“布袍乃儒家常服,迩年鄙为寒酸。贫者必用?绢色衣,谓之薄华丽。而恶少且从典肆中,觅旧段旧服,翻改新制,与豪华公子列坐,亦一奇也。春元必穿大红履。儒童年少者,必穿浅红道袍。上海生员,冬必服绒道袍,暑必用骔巾绿伞。虽贫如思丹,亦不能免。更多收十斛麦,则羢衣巾盖,益加盛矣。余最贫,最上俭朴,年来亦强服色衣,乃知习俗移人,贤者不免。”

(以上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