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裰是从宋朝开始就有的一种服饰.

据宋朝人赵彦卫《云麓漫钞》谓:“古之中衣,即今僧寺行者直裰。”

两宋时期的直裰多为僧侣穿着(少数文人也有穿着)。

而到了明朝时期,直裰的款式发生变化,在文人、士大夫中流行。

 

特征

1、元明时期的直裰只有领子有边缘,其余部分没有,部分明制直裰有护领。

2、衣长过膝,明制有具体规定。

3、交领长衣,不必加摆。(加内摆叫道袍,加外摆叫直身)。

4、两宋时期的直裰不开衩,元明时期两侧开衩。(道袍打褶子,直裰不用打褶子)。

5、是后背有一条直通到底的中缝,前襟上也有一条中缝(这是基本裁剪规则)。

6、系扎的腰带络穗、丝绦。

7、袖子的形状:宋直袖,明琵琶袖,也有直袖,方袖。一般收袪,也有不收的。

8、明朝中後期领子一边直一边斜,其他时候两边皆斜。一般来说,不对称交领用於宽领。

9、只有男士穿。


《论衣冠异制》谓:晋处士冯翼,衣布大袖,周缘以皂,下加襕,前系二长带。随唐朝野服之,谓之冯翼之衣,今呼为直掇。

宋朝蜀人冯鉴著的《续事始》引《二仪实录》载:“袍,无横襕谓之直掇。”

周锡保先生著《中国古代服饰史》:

1)第九章宋代服饰 第二节 一般服饰 直裰、道衣(道袍)、鹤氅 这三种衣服,都是穿在外面的,是宋代士大夫阶层平时所常穿用,都是比较宽而又大的服式。

直裰是长衣而背之中缝直通到下面,所以称之为直掇,也叫直身的,也有说长衣而下面无襕的叫做直掇。

道衣为道家之法服,但不是专指道士所着的服饰之称谓,凡一般文人士人也都着此。

其形制是斜领交裾,四周有用黑色布为缘者,或用茶褐色为袍者则又称谓道袍。

2)一般服饰直身与道袍相似,或称直裰。宋时已有此衣式,是一种宽大而长的衣,元代禅僧也服此衣,为一般士人所穿。

明初太祖制民庶章服用青布直身即此。后有作民谣云:“二可怪,两只衣袖像布袋”者即指此衣。

周汛先生著《中国古代服饰大观》:

直裰也作“直掇”,早在宋代已经出现,一般以素布为之,对襟大袖,衣缘四周镶有黑边,最初多用作僧人和道士之服。

如宋朝人赵彦卫《云麓漫钞》谓:“古之中衣,即今僧寺行者直掇。”

苏辙在《答孔平仲惠蕉布诗》称:“更得双蕉缝直掇,都人浑作道人看。”从苏辙的诗句中,可知在当时的文人中,也有穿直裰的,只是在世人眼中,这种服装仍为僧侣之服。

到了元明时期,直裰的形制有所变异,大襟交领,下长过膝。多用于士庶男子。

在明前期时,直裰、直身、道袍甚至会指同一款式,到明代后期,直身、道袍、直裰基本就各有所指了,一般来说,三者的区别在于两侧开衩处的摆;

直身的摆和圆领的是一样的,在外面两侧,很突出;

道袍的则是在里面,并且缝在后襟上了,从某种意义来说,就是封死了开衩;

直裰则没有摆,就是开衩,能从开衩处看到里面的衣服或裤子,就和戏曲里面的褶子那样,所以直裰在后来一般是和尚、尼姑、小厮、仆人这类人穿着,便于活动,相对来说,也就不如直身、道袍那么宽大华丽了。

直裰在很多出土的明代仆役陶俑上能看到,生活中多做成青色、深青色或黑色。因此明代后期的士人们很少穿直裰。

(以上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