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满族发源于我国东北地区,正式形成于明末,其可追溯的直接先祖为宋辽金时期的女真人。

关于女真妇女发型发饰的描述亦见于记载。其中《大金国志考证》载:妇人辫发盘髻,亦无冠。自灭辽侵宋,渐有文饰。妇人或裹逍遥巾,或裹头巾,随其所好;《金史·舆服志》载:妇人服襜裙,多以黑紫,上编绣全枝花,周身六襞积。……年老者以皂纱笼髻如巾状,散缀玉钿于上,谓之玉逍遥。此皆辽服也,金亦袭之;又《三朝北盟会编·女真记事》:衣布好白衣短巾左衽妇人辫发盘髻。几段史料勾勒出的金代女子发型发饰大致为:长发编辫后盘髻,发髻上或裹一帕皂纱头巾,巾上缀玉逍遥为饰。由于金人原臣服于辽,髻上裹巾之俗可能承袭自辽。


金灭亡后,描述女真妇女形象资料渐少。推断由金入元,女真贵族妇女首服在形制上未发生明显改变,仍承袭金代旧俗。

明末,女真族中的建州女真部崛起,其首领努尔哈赤于1616年在赫图阿拉建立后金政权,并逐渐统一女真各部,吸收融合周边民族形成满洲共同体。据说古代朝鲜女性的围髻即是挽髻头顶的形式,而满族原起的地理位置又恰恰东接朝鲜,两者风习自然有相近之处,因而后金时期的满族女性发髻很可能也多梳于头顶部。由此可见金代以来女真妇女的辫发盘髻至明末仍是其后裔满洲女子的主要发型。这种发型简单利落,能较好适应满洲女人之执鞭驰马,不异于男的游牧生产生活需要,故而被长久地继承保留下来。


努尔哈赤去世后,其子皇太极继位,于天聪九年(1635年)改国号为大清。清代满族女性发型中最具特色者当属旗髻。旗髻是清代满洲妇女主流发式的总称,以辫发盘髻为基础,随时间推移,受社会演变及审美发展等因素影响,在形态上不断发生变化。

清入关初期,满洲贵族虽告别了马背上的游牧生活,但在较长一段时间内,贵族妇女发型与入关前区别并不大。


至康熙朝中晚期,旗髻造型稍有变化。绘制于康熙朝中期的《慧妃常服像》与绘制于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的《和素夫人影像轴》,画中两人发髻形状与此前简单的辫发盘髻变化不大,但发髻上开始插戴钿花作为装饰,在外观上更加美观。可见旗髻开始从早期的注重功能向注重装饰转化。

至雍正朝,参考《胤禛行乐图》中三位满装美人之发型,可见旗髻的两端开始逐渐加宽。这种变化到乾隆时期表现得更为明显,从顾铭笔下的允禧嫡福晋到冷枚的宫装仕女,发髻与雍正时相比均更为宽大。


约在道光朝,旗髻造型出现新变化:宫中梳髻平分两把,谓之义子头,垂于后者谓之燕尾。这种称为两把头义子头(一字头)”的旗髻在清代流行时间较长,到咸丰时期仍为满洲贵族妇女主要发型,直至孝钦皇后时,制成新式,较往时之髻尤高,满洲妇女咸效之。此新式即清末民初在满族妇女中极为流行的大拉翅,是旗髻发展的最后阶段。


纵观两百余年间旗髻变化,可见尽管清代满洲贵族女性绝大部分时间是在汉地度过,但其主流发型演变过程中却很少受到同时期汉民族文化、发型发饰影响,不断向着扁平与宽大的方向发展,始终具有满洲民族特色。这是因为清代满洲人作为游牧民族是靠武力征服赢得天下,无论在人口数量或文化上均与原住汉民存在较大差距,因而时刻心存忧患,故不断强调服饰与民族兴亡、等级尊卑间的联系。民族服饰和国语骑射基本国策相联系,从而使穿着满洲传统服饰、保留满族服饰特征,成为维护清朝统治地位的重要工具之一。

(以上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