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服作为我国的传统服饰,慢慢开始风靡起来。根据形制分,汉服可以分为很多种类,其中袄裙就是明朝非常流行的一种汉服。袄裙不仅在汉朝时期,非常受当时女子的喜爱,就算到了现代,也是现代“大明少女”的心头好。今天就为大家分享关于袄裙的文化和特点,带大家了解汉服袄裙,赶紧来一睹它的风采吧!

袄裙的历史

袄裙其实并不是起源于明朝,而是南北朝,后来被传播到了高句丽和日本。到了宋朝,很多女性将短褙子穿在抹胸的外面,在南方,因为天气潮湿,温度又高,所以当时的女性穿袄裙时,没有把上衣的下摆放进裙子里面;不过北方温度低,所以当时的女性把上衣的下摆放到裙子外面,这种穿法直到元朝还在延续,而且还对高句丽的女性服饰产生了影响。

到了明朝的时候,袄裙才真正流行起来,非常受大明女子的欢迎,成为当时女性的基本着装,而朝鲜国也参照明朝的袄裙制作出了自己的民族服饰,慢慢演变为现在的韩国袄裙样式。同时,袄裙也传到了另一个国家,那就是琉球国,并且成为那里女性常穿的一种服饰。

袄裙与襦裙的区别

上面穿着袄子,下面穿着裙子就是袄裙,袄裙也算是襦裙的一种,只不过它是上衣穿在裙子外面的襦裙。在穿法上,袄裙比襦裙更简单一些,袄裙是先穿下裙,然后再穿上袄,上衣的下摆是放在裙子外面的;而襦裙则相反,先穿上襦,然后再穿下裙,上衣的下摆是放在裙子里面的。

袄裙的特征

袄裙的形制是上袄下裙,其中,上袄如果按长度分类,那么可以分为长袄和短袄,长袄超过了膝盖,短袄则没超过膝盖。

袄裙的上袄若是以领型分类,分别为圆领、直领、方领、竖领。除了方领袄,只有一种对襟形制,其它三种领型还可以分为大襟和对襟。其中,大襟也叫搭襟,一般是从左边到右边的斜襟;对襟则是两襟相对,扣子处于胸前中间的位置。

我们再来看看袄裙的下裙,每个朝代搭配上袄的裙子都是不一样的,比如唐朝搭配的是破裙,宋朝搭配的是百褶裙,而明朝搭配的一般是普通襦裙的下裙,不过也有很多人搭配马面裙。马面裙的前后分别由两块独立的裙片组成的,分别叫前裙门和后裙门,两部位的前裙门是交叠的。

之所以叫马面裙,是因为裙面是纵向的长方形,与马的脸相似。为了方便行走,前后裙门设计为“之字褶”或者“工字褶”形式。

穿马面裙时,要将前裙门与身体的前方正对着,两个后裙门恰好与身体后面相叠着,两边则是打褶皱的地方。

马面裙绣工非常精致,绣成的花色绕着裙子一圈形成一个带子,也叫膝欄。在明朝,袄裙上面如果绣有精致的刺绣或者描金,就被称为襕裙。有时候,我们还会发现膝欄上面有一条非常细的花色带。而膝欄的花色和用料根据穿衣者的身份和地位会有所不同。

因为马面裙的绣工非常精细,所以价格昂贵,普通老百姓很少买得起,一般被当作明朝公主的冠服,是一种较为正式的着装。

介绍完了明朝袄裙的历史和特征,相信你对这款形制的汉服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是不是也想迫不及待地去买一套袄裙?当你穿上它时,就会发现它的迷人之处,明白为什么那么多少女都钟情于它,因为明朝袄裙能够一展你的娇美身姿,让你变得古典又迷人。

(以上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