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适交际诗用典最明显的特征是具有“宓子贱情怀”。

宓子贱是孔子的学生,曾任单父宰,鸣琴而治,使得单父井然有序,他是高适心中的政治模范。高适所居的宋中离单父很近,他曾多次至单父“载酒登琴堂”(《单父逢邓司仓覆仓库因而有赠》),称赞宓子贱“鸣琴能自亲”(《宋中十首·其九》),感慨“临眺忽凄怆,人琴安在哉。悠悠此天壤,唯有颂声来”(《登子贱琴堂赋诗三首·其一》)。

他在交际诗中也毫不掩饰这一点,如在《同房侍御山园新亭与邢判官同游》中就表示“灌坛有遗风,单父多鸣琴”。高适、李白、杜甫同游单父时,高适《同群公秋登琴台》亦写道:“古迹使人感,琴台空寂寥。静然顾遗尘,千载如昨朝”。

在《观彭少府树宓子贱祠碑作》中有“吾友吏兹邑,亦尝怀宓公。安知梦寐间,忽与精灵通”,欣慰好友也认同宓子贱。

在《同鲜于洛阳于毕员外宅观画马歌》中“知君爱鸣琴,仍好千里马。永日恒思单父中,有时心到宛城下”和《酬裴员外以诗代书》中“所思在畿甸,曾是鲁宓侪”,都将对方以宓子贱作比以称赞他们的贤德才能。

以宓子贱为范本,高适的诗中还常见其他名臣贤士,如鲁仲连、蔡泽、朱买臣、主父偃、冯谖、范雎等。从用典可以看出,高适秉承着用世思想。但理想和现实总有差距,多年在底层奔走,高适常用阮籍穷途悲吟的典故来表达自己的进仕无路。如高适与杜甫、岑参、储光羲等人登高游赏本是乐事,却在《同诸公登慈恩寺塔》中依然有“盛时惭阮步,末宦知周防”的感慨。再如《酬秘书弟兼寄幕下诸公》“应知阮步兵,惆怅此途穷”,《淇上别刘少府子英》“途穷更远别,相对益悲吟”,《真定即事奉赠韦使君二十八韵》“从来贵缝掖,应是念穷途”等。

虽然报国无门,但高适从未放弃过自己的政治理想,在交际诗中常提到一些早期不得志而通过一番奋斗取得成功的人物,例如苏秦。苏秦曾经说自己若有洛阳良田,哪还会去挂六国相印,高适在《别韦参军》中自嘲“归来洛阳无负郭”。

再如高适《酬裴秀才》“长卿无产业,季子惭妻嫂”,说自己像落魄时的司马相如和苏秦一样。还有《别孙》“离人去复留,白马黑貂裘”也提到了当年苏秦说秦不成的失意往事。

而在《别王徹》中又以发达后的苏秦勉励朋友:“吾知十年后,季子多黄金”。这样的例子再如《酬庞十兵曹》“许国不成名,还家有惭色”,《真定即事奉赠韦使君二十八韵》“田园同季子,储蓄异陶朱”等。

从用典类型上可以窥见诗人的人生价值取向。如李白的诗中则常常提到仙、侠,他自己的政治典范则是由平民直接封侯拜相,事业大成之后飘然归隐的战国名士。而高适虽然加入过密宗,但他骨子里还是有深厚的儒家思想,在交际诗中向别人传达的是自己务实的治世精神。因而高适作诗有常用“宓子贱”类型人物典故的规律。

(以上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