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菊花美词:春色到重阳,偷将天上千年艳,染却人间九日黄

“九日悲秋不到心,露染黄花笑靥深。”宋词


重阳节是中国古老传统的民间节日,在农历的九月九号,是集祭祀,旅游,聚会,防疫,亲情综合一体的大型节日。

在汉朝,重阳节以登高祈福,祈求长寿为主,在唐朝,重阳节被定位官方节日,天子与民同欢,佩茱萸,喝菊花酒,加深情谊,思乡和相思,尤其以登高为乐事。

到了宋朝,重阳节的内涵有所改变,更注重家庭长寿,个人身心愉悦,大家登高少了,和朋友家人间的聚会增多,更有细腻快乐的人间气。大家互相祝福,力求从此日开始起抛弃烦恼,丢掉愁闷,振奋身心,所以重阳节词作中不乏快乐明朗的作品。对菊花,赏美酒,回顾人生,更重要的是以欢快的心情迎接未来。

让我们感受其中的快意喜悦吧!

“菊花不等重阳到。昨夜都开了。

问知仙子是生辰。彩翠浮金来供、玉壶春。

周郎莫计文君寿。头白须相守。

从今更数百年期。月底云间同跨、彩鸾归。宋朝黄人杰虞美人《菊花不等重阳到》

这首这首词起句欢快俏丽,你看你看那满地的菊花,还没有正式到重阳节,居然昨天都开遍了。重阳节又叫黄花节,虽然并不是在重阳节那一天,菊花最盛,但是仿佛花事就是为了重阳而来,沐浴晚秋九九最明丽的秋阳。古代以九为阳为胜,九月九日的菊花相比更加天时地利,独有艳丽。

但重阳节还没有到菊花就开得绚烂,让人欣喜。诗人。用了个拟人的手法,问你们为什么开的这么早呢?原来是,9月9日是菊花仙子的生日,所以菊花们提前开好,用闪耀的叶子,浮动的黄花,给仙子制作回春的佳酿呀!

宋朝的节日,回归到人间本身,重的是饮食健康。所以在圣草菊花的利用,比唐朝更为的精致和广泛,比如重阳节之前,就开始用菊花酿酒。当然他们的酿酒工艺我不清楚,普通人家的米酒,预先三五天加好菊花,那么在重阳节那天,可以喝着菊花酒,去看菊花美。

这下半阕很有意思,说周郎你就不要问卓文君的岁数了,两个人既然愿意在一起,就应该白头相守,从今天起我们更要百年为期,一起双宿双飞,在月底云间双双翱翔。

这一看就是写给自己的妻子和爱人的。在重阳节还没有到的时候,已经满地的菊花,妻子开始酿酒。只为丈夫也极其的嘴甜,还没到重阳节就开始许愿,真是酒不醉人人自醉,重阳时节酒花天,看了让人莞尔。

不要说古人不会表白,这难道不是最好的情诗吗?

桃换肌肤菊换妆。只疑春色到重阳。

偷将天上千年艳,染却人间九日黄。

新艳冶,旧风光。东篱分付武陵香。

尊前醉眼空相顾,错认陶潜是阮郎。宋朝张孝祥《鹧鸪天·桃换肌肤菊换妆》

这首诗相当的明快清新,写的是重阳节的菊花。那菊花开遍重阳,令人欣喜。诗人别有清新慧眼,有很多出其不意的美句。

那桃树换了肌肤已经落叶,但菊花却换了新妆。这样的美丽,让人怀疑是春天到了重阳节呀。

“偷将天上千年艳,染就人间九日黄。”这诗比开的大气仙意,是谁将天上千年珍藏的艳色,染成了九月九日菊花遍地的金黄?在宋朝黄色成为帝王贵色,所以菊花之黄,也可以称作国色天香。作为以服饰来定阶层的中国古代社会,宋朝之后普通的人们是不能穿黄的,但是菊花天然黄色,遍地开放的时候,给人一种清新又富贵的艳丽呀。

而且宋朝已经进入菊花人工栽培的兴盛期,虽然所有的菊花出自野菊,但是培植的菊花更加新丽艳冶。所以诗人才说,现在的菊花简直赶得上桃花了。

而且在醉眼朦胧中看菊花,菊花别有艳丽,仿佛让人会对清高淡泊的陶渊明也产生非分之想,想和他一起到深山仙境,去过一夫一妻的神仙眷属的美日子。

这首诗其实暗藏了宋朝的菊花培植的兴旺,菊花不再是瘦弱清寒的也菊花,富丽娇美,秋色里的旖旎春天。看到这样的菊花,一定不是那种让人清冷的山寒水瘦的感觉。

其实这也是南宋繁荣的一个侧面。在战争毁灭来临之前,人们努力建设美好家园。

“九日欢游何处好。黄花万蕊雕阑绕。

通体清香无俗调。天气好。

烟滋露结功多少。

日脚清寒高下照。宝钉密缀圆斜小。

落叶西园风袅袅。催秋老。

丛边莫厌金尊倒。”宋朝欧阳修《渔家傲·九日欢游何处好》

宋朝的重阳节不流行登高,更流行培植菊花,在菊花丛中过节。宋朝才是真正满城尽带黄金甲。宋朝流行那种圆形的黄色雏菊一样的小菊花,像藤蔓,开出千百朵小圆菊,又可以在捆扎各种造型,让亭台楼阁掩映在花海当中。

市民们重阳节无需登高,只用逛街就能够享受视觉嗅觉的大餐。

欧阳修说的就是人工和自然互相协作的菊花景观。千万朵菊花密密绕在珠帘画栋前,且菊花通体清香。早晚之间的烟露让菊花更加茂盛,秋天的太阳打在密密小菊花上头,小菊花像一个个宝玉做的小钉子。这个比喻现在没有多少人认同,但是宋朝好生奇怪,经常把小菊花说成钱,也就衬托这宝钉还不算俗气。

不过侧面证明宋朝人没那么矫情,苔花叫苔钱,菊花叫菊钱,说明了经济的发达,人们认同经济和钱在生活中重要的价值。

太阳西下,有什么办法留住这美好时光呢?宋朝人是妥妥俗气,继续喝酒。酒能使人温暖,也让人恍惚时光变慢了。

“九日悲秋不到心。凤城歌管有新音。

风凋碧柳愁眉淡,露染黄花笑靥深。

初见雁,已闻砧。绮罗丛里胜登临。

须教月户纤纤玉,细捧霞觞滟滟金。宋朝晏几道《鹧鸪天·九日悲秋不到心》

这首诗非常的有层次感,而且有反转感。都说9月是晚秋,容易使人有悲怀。但是重阳节这天却是一个例外。在重阳节这天悲秋是故作姿态,因为这一天热闹之极,美好至极。

为什么说9日悲秋到不了心只是一种姿态呢?你听你听到处京城里都有新的曲调歌声,虽然那杨柳是有了凋落感,带一点惆怅的韵味,可是菊花却来得如深深的笑脸呀,那种清新,那种喜悦,让人忘记忧愁。

虽然天上有大雁在飞往南方的家园,虽然听得见思妇夜晚洗衣裳的砧声,分明提醒自己还有故乡未回,还有远人在天涯,但是重阳节的热闹和人气冲淡了这些。且就着晚上一钩月亮,饮下潋滟金色的菊花酒。

今天,那悲秋之感是不会沉淀到心上的。

实际也说明佳节对于人生的重要,通过节日,人们有机联系在一起,热闹祥和,通过社交缓解了人心的抑郁情绪,甚至很多人通过社交改变了一些命运。

宋朝的重阳节更加民间化,人情化,快乐化,这是儒家治国的正面点,让人们回归生活本身,体会佳节乐趣。但是宋朝也有它本身的弱点,就拿将女子限制在闺阁之中,无论从哪方面讲都是退步。

至少旅游经济就没有唐朝活跃哟!

(以上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