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父亲苏洵的影响下,苏轼至少在12岁时已对白居易有了一定了解。

白居易、苏轼均是青年时一举登第的科场才子,但苏轼登第后即丧母返乡。嘉祐四年(1059年),苏氏父子第二次出蜀至京师,沿着长江路过忠州到江陵,这一段路也是白居易曾经走过的。唐元和十三年(818年),白居易自江州司马量移忠州刺史,与元稹、白行简同行,在诗中记载了沿江的地点。苏轼也有一系列诗作:《白帝庙》《入峡》《巫山》《神女庙》《昭君村》《新滩》《黄牛庙》《出峡》《游三游洞》。这些地点与白诗所记几乎重合,但苏轼都没有提及白居易。

白居易一行人游览了黄牛峡石洞并赋诗题字,其《三游洞序》云:“以吾三人始游,故目为三游洞。洞在峡州上二十里北峰下两崖相廞间。”苏氏父子也是三人同行至此,皆有题咏,而只有苏辙《题三游洞石壁》诗提到了白居易事迹:“昔年有迁客,携手过嵌岩。去我岁三百,游人忽复三。”仅仅是到荆州时,苏轼的《荆州十首》其一有“野火烧枯草,东风动绿芒”两句似是不经意地包含了白居易名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句意。

嘉祐六年(1061年),苏轼入仕,授大理评事、凤翔府签判。凤翔在长安西边,两地中间便是盩厔。而白居易登第后的第一任官职即盩厔县尉。苏轼在凤翔的诗渐有化用或暗合白居易诗文的迹象,但还不明显。

苏轼在凤翔任满三年,回京不久即居丧至熙宁元年(1068年),那时宋神宗已与王安石达成变法意向,朝野议论纷然,指斥新法者皆被责罚、黜落。苏轼不满新法,亦与王安石不合,升进受阻,还接连被新党污蔑弹劾。于是他主动乞补外任,除杭州通判。在京师的两年,苏轼诗作不多,风格也尚未成熟,但诗中可见不少直接沿袭白诗的地方,如将白诗“未报皇恩归未得,惭君为寄北山文”写成“大隐本来无境界,北山猿鹤漫移文”;将白诗“白发更添今日鬓,青衫犹是去年身”“归骑纷纷满九衢,放朝三日为泥涂”化用在“良辰乐事古难并,白发青衫我亦歌……放朝三日君恩重,睡美不知身在何”;将白诗“不用更教诗过好,折君官职是声名”简化为“读书不用多,作诗不须工”。苏轼对白居易此类诗语、诗意的沿袭也传达出他在朝为官时失望、冷淡的消极心态。

熙宁四年(1071年),苏轼抵达杭州,先写《初到杭州寄子由二首》向弟弟苏辙表达了内心的惭愧,其“眼看时事力难任,贪恋君恩退未能”近似白居易诗“未报皇恩归未得,惭君为寄北山文”。在杭三年,秀美的山水、各具妙质的友人纷至沓来,苏轼同时也得以步履白居易的行迹,进一步体验白诗的内容。以杭州为媒介,苏、白二人的思想感情、人生经历的相似之处逐渐展露。现存苏轼诗集中,首次倅杭期间有三百多首诗,大部分是酬赠之作,与白诗相似的句子不胜枚举。

此时苏轼约38岁,岁月流逝、才志难伸的愁困与日俱增。他也像过去的诗人一样,设想或许最好的生活是早早罢官,和好友相约隐居。在酬酢时,苏轼常借白诗表达一个闲官的安分自守和出尘之想,不少造语明显取自白诗。例如,白诗有“历想为官日,无如刺史时。欢娱接宾客,饱暖及妻儿”,苏轼则化为“君恩饱暖及尔孥,才者不闲拙者娱”;白诗有“因咏松雪句,永怀鸾鹤姿”,苏轼则写“羡君超然鸾鹤姿,江湖欲下还飞去”;白诗有“厌听秋猿催下泪,喜闻春鸟劝提壶”,苏诗写作“如今胜事无人共,花下壶卢鸟劝提”;又如白诗写“明月好同三径夜,绿杨宜作两家春”,苏诗写“卜邻尚可容三径,投社终当作两翁”。以上苏诗已非对诗意的直接沿袭重写,而是取用白诗的“陈言”添加新意写出,比原作更出色,正体现了宋诗“以故为新”的追求。

白居易颇多叹老之辞,苏轼尤其欣赏白诗中“白发感秋”“黄鸡白日”的写法,但苏轼并不认同白居易那接近尸位素餐的“中隐”模式。苏轼认为要隐居就应该彻底抛弃官职、长久地融入这美好湖山,而不是在案牍公事之间“偷闲”,更不应以此沾沾自喜。作为寄身天地之间的一个无家客,苏轼发现杭州正是宜居之地。然而这只是一时的痛快语。苏轼既不满于白居易的“中隐”模式,自己却又不上不下,无法挣脱,故他一方面在地方上勤于任事、颇有政绩;另一方面又借白居易自比为闲官,用以自嘲。

熙宁七年(1074年),苏轼离开杭州后接连到密州、徐州、湖州为官。

苏轼在熙宁七年(1074年)十月抵达密州,至熙宁九年(1076年)离开。在此期间,苏轼困于谪臣、闲官的身份,在诗中多借用白居易年老、萧索的形象,在怀念杭州、感叹岁月这两个主题中接续了白居易曾经的人生蹉跎之感。而这段时间所作《醉白堂记》与《祭柳子玉文》则直接展示了他对白居易的理性思考。

此时,40岁的苏轼对岁月如流的焦灼感屡形于诗。他修葺了一个废台,由苏辙命名“超然台”,理由在《超然台赋叙》中:“天下之士,奔走于是非之场,浮沉于荣辱之海,嚣然尽力而忘反,亦莫自知也,而达者哀之,非以其超然不累于物耶?”如此,超然台应该可以为苏轼暂纾苦闷。但在《和潞公超然台次韵》诗中,苏轼“嗟我本何人,麋鹿强冠襟。身微空志大,交浅屡言深”的自嘲才是“超然”背后的真实心情。自问,既不能有用于世,何不全身避祸,及时行乐?白居易诗中的这些人生之思,尚且历历在目,其中不少经典诗句被苏轼点化重现,举例对比如下。

白居易:大都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苏轼:也知不作坚牢玉,无奈能开顷刻花。

白居易:蜗牛角上争何事,石火光中寄此身。随富随贫且欢乐,不开口笑是痴人。苏轼:光阴等敲石,过眼不容玩。苏轼:春来六十日,笑口几回开。

白居易:宦途自此心长别,世事从今口不言。苏轼:民病何时休,吏职不可越。慎毋及世事,向空书咄咄。

白居易:朱颜今日虽欺我,白发他时不放君。苏轼:念当急行乐,白发不汝放。

以上苏诗全仿白诗的句意,只是锻炼得更加雅致圆熟。白居易对人生的思索是理智而通透的,他的诗语也极为擅长描写。

熙宁十年(1077年),苏轼罢密州任,尚未进入京师就接到改知徐州的诏令。在徐州的两年间,岁月蹉跎之感进一步加深,苏轼渐以“乐天知命”的精神自振。他先是为司马光赋《司马君实独乐园》诗,有明显的白诗风味,尤其是“青山在屋上,流水在屋下。中有五亩园,花竹秀而野”数句。明代胡应麟《诗薮》认为这四句是苏轼对白居易的模拟:“此乐天声口耳,而坡学之不已。”因为白居易著名的《池上篇》就有“十亩之宅,五亩之园”。这既有苏轼本人熟悉白诗的缘故,也与司马光喜好白居易以及社会崇白风尚有关。宋代龚颐正《芥隐笔记》称:“醉翁、迂叟、东坡之名,皆出于白乐天诗云。”苏轼虽然偶尔唱反调,却也不得不承认白居易一生处世的成功之处。

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湖州谢上表》有言:“知其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察其老不生事,或能收养小民。而臣顷在钱塘,乐其风土。鱼鸟之性,既自得于江湖;吴越之人,亦安臣之教令。敢不奉法勤职,息讼平刑。”[11]654谦恭洒脱的言语背后是一位孤介忠臣的失望与颓唐。在湖州,苏轼表面上如愿得一闲官,实际是主动走向了违背初心的人生低谷。在空虚、寂寞与饥贫的描写中,苏轼对白诗中的落寞与痛苦更多了一些感同身受。他注意的不再是白居易的闲适、风流、欢愉或世俗,而是悲吟。这意味着苏轼对白居易及其诗的体悟更进一步。

苏轼赏花时曾见桃花、杏花早开,便戏称“余波尚涓滴,乞与居易、稹。尔来谁复见,前辈风流尽”。白居易、元稹已作古,苏轼最初乐观地觉得自己和朋友也可以接续前辈风流。然而,远离理想的生活更多充斥着贫穷和寂寞。苏诗选取了白诗的诗材,但笔下的心情一改之前的达观,显得比白诗更加困苦。

白居易:客去有余趣,竟夕独酣歌。苏轼:不知何所乐,竟夕独酣歌。

白居易:静将鹤为伴,闲与云相似。苏轼:使君闲如云,欲出谁肯伴。

这两首白诗保持着苦中作乐的习惯,而苏轼则不加掩饰,直接取消那份自欺欺人的乐趣。然而苏轼与白居易不同,他的天性更加自由、奔放和纯粹,目前的人生经历并不能让他“知足”。相比白诗《和祝苍华》中“痛饮困连宵,悲吟饥过午”的状态,苏轼亲身体验的困苦有过之而无不及。白诗所写,尚有痛快畅饮与悲慨吟咏的能耐,反观苏诗《次韵李公择梅花》,他所写的是诗人在困饿至极时的理性思考与平静忍受,而非怨天尤人:“诗人固长贫,日午饥未动。偶然得一饱,万象困嘲弄。寻花不论命,爱雪长忍冻。天公非不怜,听饱即喧哄。”这就是与唐诗大不相同的宋格。

自倅杭以来数年,苏轼的日常生活常常能与白诗的内容对应。在密州、徐州、湖州期间,苏轼的诗风渐趋成熟,对白诗的化用方式也频出新意。他有时将自己比作白居易,有时又借诗与白居易对话。这里也显示出苏轼写诗文喜好翻案的特点。苏诗中最常见的化用方式是取白诗的“陈言”,反其意写出,即黄庭坚所谓“取古人之陈言入于翰墨”的“点铁成金”之法。

不过,苏轼在湖州的生活没有持续下去。三个月后,中使皇甫遵到湖州勾摄苏轼前往御史台,“乌台诗案”开启了苏轼的后半段人生。此后,苏轼更加需要从白居易身上汲取“乐天知命”的精神力量,他的诗风即将进入转折期,对白诗的接受也将有所不同。

那么,白居易是否真的能够成为苏轼的异代知音?

答案应该是否定的。苏轼并不赞成白居易的“中隐”思想,只是终于无奈地接受了这种模式。他很清楚白诗既浅易又世俗,但依然能择其善者化为己用。乌台诗案前,苏轼可勉强称作“闲官”,那时他曾对白居易过分依赖物质生活表示不满;乌台诗案后,首先是在黄州期间,苏轼成了被安置的罪臣,可当生活离闲适愈遥远,苏轼愈是能坦然地自比白居易。所以,与其说苏轼因与白居易人生经历相似而产生敬慕之意,不如说是他通过诗歌接受的方式,主动选择并进一步强化了白居易的“乐天”精神,同时削弱了“中隐”的意义。

元祐六年(1091年),苏轼将再次告别杭州,他感慨道:“予去杭十六年而复来,留二年而去。平生自觉出处老少,粗似乐天,虽才名相远,而安分寡求,亦庶几焉。”人生前期所积累的对白诗的感受在此时才正式转为深刻的认同,即使这份认同也包含了苏轼的寓托和自嘲。绍圣四年(1097年)渡海到琼州以后,苏轼对白诗的热情就淡化了,因为他最终确认自己的精神榜样是白居易也敬仰的陶渊明。

(以上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