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诗对牧童形象的表现十分丰富,刻划了披蓑戴笠携短鞭、短笛横吹倒骑牛、呜咿讴歌眠向日的经典牧童形象,牧童形象的内心情感体验和社会生活表达,主要是从牧童之“乐”与生活之“安”和牧童之“苦”与生活之“难”两个方面来体现。诗人在充分关注牧童之“乐”与生活之“安”的基础上,把牧童形象“意象化”,在牧童身上寄托了诗人对官场名利的厌弃倦怠、对太平淳风的珍视渴望、对田园乡土的热爱眷恋和对自在生活的向往追寻。

麻天祥《中国禅宗思想发展史》:“宋代佛教可以说是在周世宗废佛而‘佛法极衰’后,继盛唐而起的佛教中兴和发展。庙堂之上,有帝王的扶持,士大夫的推崇。文苑中又有名人学士的唱和、应答;民间百姓顶礼膜拜,更有学者阳儒阴释,畅谈性命天道之学”,宋代佛教盛行情况可见一斑。从宋代文人士大夫的大量诗文著述可见,宋代佛学和文学相互渗透影响深刻,牧童诗歌即是宋代佛学“文化”和文学“佛化”倾向的一个重要表征。牧童形象、意象与佛教文化的禅悦情趣,与佛教明心见性、“任自然”“得自由”等思想相契合,因而成为宣扬佛教文化的重要载体。牧童所牧之“牛”,在佛教中更是参禅修心的重要象征,“以牛为喻”是佛徒说法常见的随机应化。如《增一阿含经》中所述:“世尊告诸比丘:‘若放牛儿成就十一法,牛羣终不长益,亦复不能将护其牛……若复牧牛人成就十一法者,能拥护其牛,终不失时,有所饶意。”世尊告诫诸比丘,牧牛儿如何依法养护其牛。佛陀以“牛”比喻心性,而“牧牛儿”“护其牛”即指比丘修行。释家子弟在诗歌中正是把牧童作为睿智、通透的智者化身,洞悉一切而游于物外的修行之人,“牧童撒手青霄外,水牯无绳得自由”(释应乾《对应乾》,《全宋诗辑补》,第九册,4488页),或是佛家祖师旁的侍者,“然灯那畔祖师行,信是无功道自呈……每使牧童来座畔,时教石女去岩前”(释景云《偈颂》,《全宋诗辑补》,第九册,4370页)。宋代240首牧童诗中,有44首之多为释家子弟所作,并且有13首为“偈颂”,本就是佛家为使禅宗典籍更易于接受而作的唱颂词。牧童意象进入偈颂,使得偈颂更加活泼、灵动,更加通俗化、生活化,佛教在借助和取用牧童意象宣扬教义、阐发哲理的同时,也丰富了牧童意象的蕴藉功能和牧童诗歌的表现范围。

宋代政坛党争党禁不断,文人士大夫多有贬谪投闲经历,这种人生际遇往往促使他们被动的疏离朝堂和政治,而更加自觉地将目光和心灵转向闲远之境,“用审美的追求与获得来冲淡人生的坎坷和仕途功名的得失”。这种处境和心态下滋生了一大批以田园乡居生活为主题的诗作,牧童意象出现在这类诗作中,成为文人思想情感的诗意投射。以张耒为例,“绍圣初……坐党籍徙宣州,谪监黄州酒税”“崇宁初,复坐党籍落职……久于投闲”,晚年屡遭贬谪的人生经历,让诗人得以有大量时间在贬谪地、田园间投闲,他描绘了“晚日桥边数归牧,牛羊部分听儿童”(《绝句九首·其一》),“何事牧童能早起,缓驱白牯出柴门”(《正月十八日四首·其二》)的农家生活景象,也感知着“珠玑燕赵儿不知,儿生但知牛背乐”(《牧牛儿》)的牧童的快乐和自适。另如陆游,其后半生三次罢归,乡居生活近三十年,在此期间他创作了大量田园诗,其中包含《初秋梦故山觉而有作》《杂感》《秋思绝句》《牧牛儿》《山村书所见》等近十首牧童诗歌,作者取用牧童意象,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诗人在政治失意后的诗意转向,寄予了诗人对牧童意象的亲近、认同和膜拜。

有宋一朝,尽管在政治上先后与周边少数民族长期对峙、攻防不断,但国内却保持着社会相对稳定。人口增长,垦田增加,“土地迫狭,生籍繁夥,虽硗确之地,耕耨殆尽”,农业文明高度发达,“传统农具的改进、耕作制度的变革、耕田面积的扩大、单位面积产量的提高,表明我国农业生产技术发展到了一个新的水平。”铁犁、牛耕广泛普及的同时,与五口之家的小农家庭深刻融合,宋代小农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给农耕放牧活动创造了基本的物质条件。在这样的物质条件和社会发展背景之下,牧童在田间野外可见、多见,诗人才得以在“道中逢牧童跨牛者”(李流谦作),“山村书所见”(陆游作),“晚行书所见”(丘葵作),在“暮春即景”(赵友直作)、“郊外晚望”(宋无作)、“野外(马臻作)”等环境和情形下得见牧童,真实的牧童形象尤其为写实类牧童诗歌的创作和繁盛提供了可视、可感的基本素材。并且,从中国古代社会儿童的生存状态和活动来看,儿童被误解为“缩小的成人”,和大人一样,都要承担劳动,凡是农家出身者,幼年似乎都有过牧童经历,“男耕女织童牧”是常见的小农家庭生产力配置方式,放牧是较为简单、儿童能够胜任的劳动。且在崇文重教的宋代,州县以下的童蒙教育主要依赖家塾、私塾,受教育人数仍然十分有限,教育资源和能力的欠缺、小农社会生产生活的需要让牧童成为乡野农村的一个具有相当数量的群体。

考察宋诗中关于牧童的文学,是再现历史上、文学上的牧童形象,更是在这份观照中,感知古人寄托在牧童意象中的意蕴内涵和情感体验,并把这份情感承传在今人心中,丰富我们的精神家园,以获取心灵的愉悦和慰藉。

(以上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