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翻译:青少年好学,像早晨初升太阳的阳光一样。

出自西汉刘向的《说苑·建本》。

原文: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

师旷曰:“何不炳烛乎?”

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

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秉烛之明,孰与昧行乎?”

平公曰:“善哉!”。

译文:

晋平公对师旷说:“我年龄七十岁,想要学习,恐怕已经晚了。”

师旷说:“为什么不把烛灯点燃呢?”

晋平公说:“哪有做臣子的人戏弄国君的行为呢?”

师旷说:“双目失明的我怎么敢戏弄君主呢?我听说,少年时喜好学习,如同初升太阳的阳光一样灿烂;壮年时喜好学习,如同正午强烈的阳光;晚年时喜好学习,如同拿着蜡烛照明,点上烛火照明比起在黑暗中走路,究竟哪个好呢?”

晋平公说:“说得真好啊!”

注释:

①晋平公:春秋时期晋国国君。

②于:向。

③吾:我。

④师旷:字子野,春秋时期晋国乐师。他双目失明,仍热爱学习,对音乐有极高的造诣。

⑤恐:恐怕,担心,害怕。

⑥暮:这里指“晚,末”。

⑦何:为什么。炳烛:点烛,当时的烛,只是火把,还不是后来的烛。

⑧安:怎么,哪里。

⑨戏:作弄,戏弄。

⑩盲臣:瞎眼的臣子。师旷为盲人,故自称为盲臣。

⑪臣:臣子对君主的自称。

⑫闻:听说,听闻。

⑬而:表并列,并且。

⑭阳:阳光。

⑮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点上烛火照明比起在黑暗中走路,究竟哪个好呢?

⑯孰与:相当于“……跟(与)……哪个(谁)怎么样?”。

⑰昧行:在黑暗中行走。昧,黑暗。

⑱善哉:说得好啊!

⑲善:好的,善良的。

⑳日出之阳:初升的太阳,早晨的太阳。

赏析:

文中的晋平公年欲七十想要学习,恐怕为时已晚,而师旷却劝他炳烛而学。接着师旷又打了三个比喻,年少时喜欢学习,好像是太阳刚刚出来时的阳光;壮年时喜欢学习,好像是正午的阳光,老年时喜欢学习,好像是点燃蜡烛照明时的光亮。师旷很巧妙地点明老年时读书虽然赶不上少年和壮年时,但与摸黑走路相比较,还是好得多。从而成功地说服了晋平公,达到了劝学的目的。

启示:

1、人生学无止境,任何时候都应该抓紧学习。终生学习,受益终生。

2、“老而好学”虽比不上“少而好学”和“壮而好学”,但总比不好学好。要活到老,学到老。

3、如果想立志学习就应该从当下开始,这样才能成就一番事业。有志不在年高,活到老学到老。年纪性别和成功无关,只要有目标、恒心、决心,一定能成功。